从鹿道森的遗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心中的控诉。其中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儿时的校园霸凌,另一方面是来自父母长期以来灌输给他的“贫穷”观念。
鹿道森在小时候父母经常在外打工无暇照顾他,于是就把他寄养在各种亲戚家里,虽然亲戚对他还不错,但是他明白那始终不是自己家,尝遍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后来他的父母终于把他接回了家里,他俩却经常因为“钱”的问题大吵大闹,这一系列的遭遇,让鹿道森身心疲惫。后来鹿道森考上了大学,想学服装设计,但是父母认为这个专业毕业后不过是去纺织厂当纺织工人,而对他极力阻止,毕业后虽然学有所成但是这个心里的坎儿始终没有过去。
他失联前捐赠给杭州图书馆的书中就包括讲述服装设计的书籍《亚历山大麦昆》,这本书讲述的是有“坏孩子”之称的英国时尚教父、著名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在不同时期的服装设计作品,以及对应时期的工作处境和灵感理念的解读。
亚历山大麦昆是最年轻的英国时尚奖得主,“亚历山大麦昆”品牌创始人。儿时家境贫寒,父亲是脾气暴戾的出租车司机,家中六个孩子,他是老幺,小时候为了贴补家用,他无师自通地为姐姐们缝制衣物。上学后,周围同学知道他天天在家给姐姐缝制裙子等衣物,经常嘲笑他古怪,女里女气,是同性恋等等,他的父亲也看不起他的这一爱好,希望他能去当管道工,只有他的母亲欣赏他鼓励他,甚至还特意买了当时时尚大师的一本著作,这本书给了他很大启发,奠定了他后来成长为一名顶尖服装设计师的重要基础。也是这种感情,让他对母亲十分孝顺,就连他后来领取“英帝国司令勋章”也只是为了让母亲一偿夙愿,看看白金汉宫长什么样子。只是长期以来他对母亲的情感依赖过于浓重,以至于在他母亲去世后不久,他便在家中自缢身亡。
小编之所以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讲,是因为两个人有很多共通点——都曾遭遇过校园霸凌,都曾被笑话过女里女气,都自杀身亡了。而区别是:鹿道森到死的那一刻似乎心都没有被捂热过,还在控诉父母为什么不给自己认可和鼓励,为什么只会问“有没有挣到钱”,为什么不支持他学服装设计,为什么不让他成为他自己……亚历山大麦昆起码在他母亲还活着的时候被母爱肯定过温暖过。相比于后者,鹿道森似乎“一事无成”,无论是事业上还是亲情关系上,心中无处安放的压抑,压的他喘不过气,甘愿放弃生命,逃避一切。
鹿道森的死,可能也与近期没完没了的疫情有关,从他的个人微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疫情期间,摄影客片紧缺,拍摄的短视频也没有获得足够高的流量,没有收入,再加上11月初以来连续多日的熬夜工作,让他觉得身心疲惫,却还一直看不到希望,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为人父母们,在孩子的人生大事上,把选择权交给孩子,父母只需要把个中利害关系给孩子讲清楚,让孩子来做抉择,这样长大后无论孩子有没有出息,过得好不好都跟父母没有关系,是孩子自己做的抉择,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父母梦想实现的工具人。
另外,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尽可能地待在孩子身边,孩子升学考试选专业生儿育女,让这些都顺其自然地发生,不要刻意去干涉。平常多跟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在面对校园霸凌时如何应对,如何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同学的嘲笑、孤立和暴力行为,让孩子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能够敞开心扉告知父母,并通过学校、家庭、法律等渠道严厉惩治相关品行不良的学生,实在没办法时还可通过转学等措施及时帮助孩子脱离苦海。不要让求学的地方,变成孩子们的噩梦。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爱惜生命,让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有光芒。不要因为一时的落魄和苦难放弃生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之所为。”熬过去,就是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