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2023:再次坠入价格战陷阱 -k8体育

2023年,中国快递业整体呈现出弱复苏的局面;行业内部,挤压式增长与局部性繁荣并存。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头部公司中,申通成为增长王;中通、圆通继续苦念稳字诀;极兔重新寻找增长点;顺丰和韵达则正在滑入危险的业务泥潭。这背后的原因,是快递行业的*内卷,其中最重要的表

2023年,中国业整体呈现出弱复苏的局面;行业内部,挤压式增长与局部性繁荣并存。

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头部公司中,申通成为增长王;中通、圆通继续苦念稳字诀;重新寻找增长点;顺丰和韵达则正在滑入危险的业务泥潭。

这背后的原因,是快递行业的*内卷,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价格战。

10年前,快递均价约为15.7元;连年下降,特别是经历2019年-2021年的价格战后,下降至9.5元;2022年有所恢复,没想到2023年战火重燃,平均价格来到9.1元,创下行业*纪录。

随着快递行业的工具化特点越来越突出,*内卷恐怕短期内很难结束。2024年的价格战会如何发展?谁会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品牌?谁能在接下来的出海与深化两大突围路径中胜出?

冰火两重天

1月22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去年的快递行业运行情况: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074.0亿元,同比增长14.3%。

快递业务量在2022年同比增长仅为2.1%的基础上,2023年的增速仍然远低于前几年30%的整体水平,意味着市场正在逐步切换至存量时代。

头部快递公司,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2023年12月29日,中通快递(02057.hk)的业务量就突破了300亿件。粗略估算,去年的业务量增速至少达到了23%。

圆通速递(600233.sh)依然稳健,去年快递业务量212.4亿件,同比增长21.31%,正式超越韵达股份,成为快递业务量“老二”。

最意外的是申通快递(002468.sz)。作为中国快递行业的创始品牌之一,一度掉队,业务量在头部快递公司中曾仅略优于顺丰。阿里巴巴掌舵,特别是纳入体系,公司立马支棱了起来。

2023年,申通业务量175.07亿件,同比增长35.21%,取代韵达成为行业增长王——按照目前的趋势,申通在业务量上直接取代韵达挺近行业前三,应该用不了太久。

顺丰控股(002352.sz)去年的快递业务量为118.99亿件,同比增长7.46%。如果说顺丰的低增速是因为去年5月剥离了低端加盟业务丰网速递,那么,韵达则是真正地陷入了业务危机。

去年全年,韵达股份业务量188.54亿件,同比增长7.07%。而且,这还是因为公司在下半年突然打上了鸡血。要知道,2023年1-7月,韵达快递业务量99.75亿件,较上年同期少了1.52亿件。如果下半年沿用上半年的剧本,恐怕就不止让位于圆通这么简单了。

那么,韵达股份(002120.sz)突然涌起的洪荒之力来自哪里?

价格战继续

韵达去年下半年业务量突然提升,申通快递坐上火箭,其实都没什么新故事。答案只有一个,价格战。

市场对2019年-2021年那一轮价格战记忆犹新。之后,虽然通达系短暂偃旗息鼓以求回血,但是,顺丰和极兔这两家另类,似乎从未放弃价格战这把利器。

2022年-2023年上半年,极兔速递(01519.hk)中国业务的单票收入稳定在0.34美元左右,低于通达系此前的整体价格。2022年9月份开始,稳定了一段时间的顺丰快递单票收入,再度进入下降区间。

为了应对顺丰的降维打击和极兔速递的步步蚕食,通达系再度仓皇应战。

行业数据显示,一进入2023年,快递整体价格便进入急速下降区间;有着快递业价格风向标之称的义乌快递单票价格,已经进入历史低位。另外,去年中国市场快递业务量增长了19.4%,快递收入只增长了14.3%,就很能说明这一趋势。

以降价最为凶猛的申通快递为例,2023年1月,其单票收入2.70元,之后一路下降,*值仅为2.10元。全年,公司单票收入2.23元,同比下降了11.33%。

另外,圆通速递、韵达股份2023年的单票收入分别为2.41元、2.37元,分别同比下降了6.87%和9.03%。

顺丰控股去年的单票收入录得增长,但这主要是因为出售了丰网速递这一低端加盟业务。如果剔除这一因素,顺丰的降价幅度与圆通、韵达相当。

其实,快递行业的所有人,都看到了价格战的“吞噬性”。大家又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加入这场*内卷,最终陷入一个“零和博弈”的陷阱。

这场无休止的战争,给快递行业带来了什么?

快递业再分化

上一轮价格战,让快递行业苦不堪言,多家公司业绩下滑,申通快递巨亏,就连快递业老大顺丰控股都差点扛不住以致季度性亏损。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同样的故事,即将再次发生。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顺丰控股。不仅快递业务存在增长压力,前几年开辟的第二曲线供应链与国际业务,2023年也同比下降了超过三成。

2023年,顺丰收入略有下降,不过,因为出售丰网速递获得投资收益及减少业务拖累,预计业绩能有所恢复。除此之外,实在难有亮点。

韵达股份,上半年以量换价,让自己在业绩层面回了血。下半年转向以价换量,全年快递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0%,业绩也难言乐观。

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顺丰和韵达均陷入业务量与单票收入的两难抉择中,业绩压力将在2024年集中体现。

申通快递2023年拿下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双料增长王。然而,在【服务】、【增长】与【盈利】的不可能三角中,公司能否盈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在去年的价格战中,各大快递公司的单票盈利均出现下滑,最激进的申通,2023年q3的单票净利直接降到了0左右。

如果说申通选择了服务与增长,那么,极兔则选择了提升品牌和谋求业绩,增长便成为问题。极兔速递继续加码价格战的空间有限,海外业务也未能分享拼多多temu的红利,至少从已披露的业绩来看,陷入了跑不动的尴尬处境。

中通和圆通,一向是快递行业的平衡大师。对价格战快速反应、谨慎投入,谋求业务量与价格的相对均衡发展,同时提升内部的经营效率,维持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这其实是被动局面下的*策略。

没了丰网的顺丰,对业务量的渴求更甚,极兔也必须要在上市后稳住地位。所以,2023年开始的这轮价格战,到2024年会更加激烈。

市场对快递板块的预期,已经体现到了股价之中。最近的1年时间,顺丰控股、中通快递、申通快递股价缩水四成,圆通接近腰斩,京东物流(02618.hk)、韵达蒸发六成左右市值,只有新股极兔速递稳住了股价。

新一轮淘汰

短期来看,市场对于快递行业的悲观预期,过度反馈了。毕竟,这里有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市场,电商渗透率仍在提升,去年电商gmv超过15万亿元,一年上千亿个快递包裹在路上飞奔……

只不过,前几年异军突起的直播电商gmv增速开始下滑,国内电商市场彻底进入存量时代,随之崛起的快递业务,也越来越接近于存量时代。而电商需求,对快递这个配套产业更快速度、更好服务和更优化价格的追求永无止境。

所以,快递业的内卷,仍然看不到解除的迹象。除非,优胜劣汰加速到来。

2016年-2017年前后,四通一达和顺丰控股先后在a股借壳上市或在美股ipo,它们借助资本市场补充的弹药扩张市场,让天天、如风达、宅急送等快递品牌消失于主流市场。从那之后,市场几乎只剩下四通一达、顺丰、京东与邮政这几个头部快递品牌。

2019年的价格战,巨头们短兵相接,宣告快递市场从大鱼吃小鱼阶段,过渡至大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群鱼吃独鱼的时代,百世汇通率先出局,被外来者极兔速递吞并。

国内快递市场,下一个被收编的是谁?谁都不想成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怎么办?同样的困境、犹豫与试探,更早地发生在电商、游戏与短视频等领域。探索出来的路径,也几乎是明确的,出海与深化。

对外,拓展海外市场。极兔在东南亚市场的崛起,其实就是通达系快递模式在东南亚降维输出的结果。对内,优化服务。比如顺丰与京东2b的供应链服务,菜鸟2c的品质快递业务。

而且,菜鸟等公司将两大战略方向结合,则是将中国快递公司的竞争力提升了一个维度,真正具备了挑战fedex联邦快递、ups优比速和dhl敦豪的战略高度。

方向是明确的,出海、数字化、供应链服务、深度捆绑电商市场。顺丰、京东物流、菜鸟、极兔速递,以及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你觉得,谁更有可能在这一轮零和博弈中胜出?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20日消息,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领导厂商深圳市杉岩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杉岩数据”)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投资”)独家战略投资,势乘资本担任独家资本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大智能分布式存储核心技术投入,推进产品

    2023年11月20日
  • 汽车购置税怎么收取?据悉汽车购置税是对在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汽车购置税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

    2022年1月25日
  •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30日消息,近日,国和宁波智辑人工智能基金成功完成5亿元人民币的首封备案,并已启动正式投资。国和宁波智辑人工智能基金由上海国际集团战略持有机构上海国和投资作为管理人发起募集,旨在通过精准的投资策略,深度挖掘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项目,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人工

    2024年10月30日
  • “无语!自己还没吃上饭,一回家就先喂猫!”“你要是照顾自己有照顾猫这么仔细,我们也就放心了!”这样的对话总是会出现在98年的“铲屎官”小九跟父母之间,当代“打工人”养宠物比养自己更精细认真,这一现象似乎已经成为养宠人的共识。“养猫带给我的情绪价值以及自己对猫的喜爱,都远超自己最初的设想。”在小九看来

    2024年10月28日 创投
  • “(小米汽车)发布之后应该会在店内摆放,时间在12月末或者明年年初吧。”12月11日,北京市东城区某小米之家门店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上市日期临近,小米公司正加快汽车产品的推进速度。11月15日,两款小米牌汽车亮相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随后多位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小米汽车伪装车

    创投 2023年12月14日
  • 3d打印爆款玩具的出现,意味着“赚钱机会”轮到了3d打印行业,充足的订单将大部分3d打印农场主的回本周期缩短到了三个月以内。导读壹 ||3d打印农场主则需要抓住市面上每一次爆款玩具出现的机会,在各类渠道上接单生产后再行销售,本质上和玩具厂商做的业务没什么不同。贰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3d打印农

    2024年8月18日
  • 乖离率(bias)和macd类似,也是从均线系统派生出的一项技术指标。该指标在构造上非常简单,手工心算都能胜任,但要运用好,也非容易事!乖离率的设计葛兰维(granvile)其著名…

    2022年1月25日
  • 6月8日,渣打中国企业峰会——“顺势而为 开启新征程”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地——深圳顺利召开。峰会聚焦当前国内外经济热点和前沿议题,邀请…” />

    2023年6月19日 创投
  • 不少重庆的读者都想知道,在重庆的话拿到年终奖还要不要缴税,接下来这篇文章就跟读者们聊一下关于年终奖的一些话题! 辛苦了一年几乎每个公司都会发放年终奖,这既是对大家工作一年的一个奖励…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炎炎夏日,奈雪的茶,却是透心凉。8月初,奈雪的茶发布业绩盈利预警,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4.2亿元至4.9亿元。随后奈雪的茶股价暴跌,半个月来跌幅已经接近40%。拉长周期来看,从上市以来,奈雪的茶已经下跌超过90%,市值蒸发近300亿港元,如今,奈雪的茶市值只剩25亿港元。而在奈雪的背后,还有一批刚

    2024年8月14日 创投
  • 8.4分的国漫神作,还是赔哭了,围绕国产动画是否崛起的讨论,似乎从来都只关乎作品好不好看。但要谈“崛起”,就不能忽略一个问题:爆火的作品为什么还无法盈利?

    2023年5月6日
  • cda数据科学研究院刚刚出炉了《2024数字化人才指数报告》,今天我们来重点解读这个报告,解析数字化人才未来的职业风向标!一、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在这个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5g到人工智能,从大数据到云计算,每一个技术的突破都在重塑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

    2024年6月11日 创投
  • 说到“抵抗力”,宝爸宝妈们肯定都不陌生。宝宝出生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加上他们的免疫系统还在慢慢发育,所以在断奶期、季节变换或是环境变化的时候,小家伙们就很容易“中招”,出现些小状况,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抵抗力不足”。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日常起居,记得按时接种疫苗

    2024年10月29日
  • 一直以来,大众对 “国潮服饰”(下面简称国潮)的反应都颇为微妙。人们对那些顶着 “国潮” 头衔的品牌爱恨交加,有的人甚至将国潮视为时尚下水道一样的存在。难以启齿的设计让人如鲠在喉,望子成龙的爱国情绪却又浓烈澎湃。这些年,国潮品牌层出不穷,但能给大众留下好印象的却屈指可数。找到一个名正言顺口碑佳、撑得

    创投 2023年12月28日
  • 新茶饮一度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涌入。2021年,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成为新茶饮*股。2023年开始,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也相继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到今年4月,茶百道顺利上市。但新茶饮的光环正逐渐褪去。8月2日,奈雪的茶(2150.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24-27亿元,

    2024年8月9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