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收购消息,让外界更加相信正在悄悄打的主意。
近期,彭博社报道字节以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2元),收购中国耳机制造商。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此举是因为字节管理层看到了可穿戴设备成为aigc服务平台的潜力。
字节在这场ai浪潮中颇为活跃。据sensor tower,截至今年4月,字节推出的豆包应用在苹果ios平台一年内的下载量接近900万次,超过了百度文心一言的800万次。
前不久,openai发布gpt-4o,字节旗下火山引擎紧随其后发布豆包大模型家族,并将价格打至*0.0008元/千tokens。此举登时引发连锁反应,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主力模型qwen-long的api输入价格降至0.0005元/千tokens,降幅97%,百度拿出两款主力大模型免费对外,腾讯也公布大模型升级方案,其中主力模型之一的混元-lite也调整为免费。
此外,在openai 2月公布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之前一周,原抖音集团ceo张楠辞职,转而挂帅剪映。三个月后,剪映全量上线ai作图和ai视频生成工具即梦。
但在大模型软件商业化迟迟无法打开局面之下,硬件,正成为一众大模型玩家输出ai能力的新载体。
手机厂商和pc厂商争相将传统智能终端改造成ai硬件,推出ai手机、ai电脑。苹果被传和openai、谷歌等沟通,想要将大模型放入下半年即将公布的新品中。微软也已经宣布其windows 11 ai pc计划,copilot全面引入操作系统,成为随时陪伴用户的全能助手。openai也宣布要开发并制造自己的ai硬件,形态无人知晓。
包括智能眼镜在内的小众硬件也成为一些企业投注的品类。meta和雷蒙合作的智能眼镜已经塞进了多模态版本的llama3,华为智能眼镜则接入了盘古大模型。智能眼镜轻便,且可以兼顾视(镜片)和听(镜架扬声器)。而oladance在开放式耳机方面的技术,恰吻合后者的需求。
不过,部分ai硬件的创新先驱者已经开始遭遇危机:别在胸前的ai pin、完全没有app的rabbit 1被推出后都曾惊艳一时,但前后脚翻车——rabbit r1被质疑套壳安卓,ai pin使用感受不佳,背后公司humane被曝已经在寻求出售。
a
被字节收入囊中的oladance,在开放式耳机设备和出海两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
oladance主攻开放式耳机,也就是挂在耳朵上、不入耳的耳机。甚至现在常用的ows(open wearable stereo开放式穿戴立体声)概念本就是oladance提出的。
这种耳机和传统入耳式耳机的*区别在于,使用者在私享音频的同时,可以保持与外界的联通,与人交谈、收听环境音等场景不受影响。
oladance这家公司非常年轻,2019年成立于深圳,名字很豪放:深圳市大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浩乾本身就是bose的前高管,创业时带了数位bose工程师。
不同于先本土再出海,融资、推产品、再融资的路径,2021年7月,oladance的*款全开放式耳机以*的形式,登陆北美kickstarter网站,1小时拿下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5万元),收官于39.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8万元)。其后才开始在中国销售。次年6月,oladance进入日本市场,*站也是*网站makuake,上线2小时完成*目标,收官于1.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4万元)。
自登陆北美市场后的两年时间,oladance的产品就已经销往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
顺带一提,oladance的产品定价不低,属于中高档价位的耳机。目前oladance京东自营旗舰店在售耳机中,*的也要999元,最贵的要1499元(目前正是618期间,页面显示“直降400”),单独的充电仓价格在300元以上。用创始人李浩乾在36氪wise2023未来消费大会上的话说就是“我们的产品比苹果卖得还贵”。
在海外市场,oladance已经小有名气,youtube网站上的相关评测视频有数万甚至上百万的观看量,还曾获评亚马逊2022年年度创新品牌。
到了2023年8月,oladance传出天使轮融资的消息,规模千万美元,由蓝驰创投、黑蚁资本领投。据36氪,李浩乾曾透露oladance预计2024年营收超10亿美元。
b
字节收购一家耳机公司,醉翁之意很有可能不在音频市场。
耳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传统tws真无线耳机的市场在经历高增长后已经开始萎缩,全球出货量增速从2021年的70%,降至2022年的25%,2023年就只有8%。
ows耳机增长迅速,但规模总体较小。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2023年第四季度开放式耳机占个人音频市场的份额增长了68%,但总体占比只有2.9%。据global information的报告,2023年全球ows市场规模约19亿美元。
相比之下,oladance在字节更有可能的用武之地在ai硬件。
字节是这一波ai浪潮中深受影响的科技大厂之一。去年8月,字节发布类chatgpt应用豆包。本月(2024年5月)openai公布gpt-4o,字节旗下火山引擎紧随其后发布豆包大模型家族,并将价格打到0.0008元/千tokens,一时间掀起国内大模型的价格战。
此外,抖音前ceo张楠挂帅剪映,并在不久前推出ai作图和ai视频生成工具“即梦”,追随openai视频模型sora的脚步。
在核心技术大语言模型、落地应用之外,承载ai的硬件也成了科技企业的圣杯——谁都不能准确说出未来的ai硬件到底是什么形态,但是谁都不敢不去尝试。
传统智能终端纷纷ai化,ai手机和ai电脑已经成为厂商的必备新品。微软前不久才在新品发布会上宣布推出“更快、更智能”的windows pc品类:windows 11 ai pc。其内置openai的gpt-4o,并且将ai助手copilot全面引入系统。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更是直接叫板苹果,称期待windows与mac能够“重新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决”。
xr设备也是ai的热战场,其中以智能眼镜最为突出。
meta早在2021年就和雷朋眼镜合作,推出过智能眼镜。去年9月,双方再次合作推出ran-ban meta智能眼镜,*的亮点是内置meta ai,今年还升级支持多模态版本llama 3大模型。
这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用“hey meta”唤起一个助理,而且这个助理除了语音交互之外,还可以通过眼镜摄像头识别环境,和用户沟通。meta的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自己在instagram上发视频宣传,戴着智能眼镜的他拿起一件衬衫,询问meta ai该怎么搭配裤子。
就连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都感叹,智能眼镜是最新公布的project astra的“*硬件”。可惜谷歌发布智能眼镜是在10年前:“不幸的是,我们搞错了时间。我真希望实际能把握得更好一些。”
如今,已经有众多企业入局智能眼镜,并将大模型带入其中。如华为把盘古大模型塞进了华为智能眼镜2里,不支持xr功能,可以视为智能音频眼镜。前天猫精灵产品总经理茹忆创业,创办的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经推出了*ai智能眼镜,搭载了自研大模型wake-ai。
智能眼镜一般会在镜架设置扬声器,要尽量降低漏音、提高通话降噪能力,这与开放式耳机的技术不谋而合。
c
但ai硬件并不好做,或者说各家都尚在摸索阶段,试错也许在所难免。
这几天还有另一个关于ai硬件的消息,不过是个坏消息:humane正在寻求出售。
humane这个公司名本身不出圈,但要说其产品ai pin,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款可穿戴ai设备没有屏幕,配有传感器、生成式ai和小型投影仪,用户把它挂在胸前进行语音交互,还可以直接将信息投影在手心。
新颖的交互方式让ai pin一经推出就备受瞩目,毕竟大家都在聊ai硬件,但真正做出一个不同于手机、pc的产品的还真没有几家。然而,ai pin的实际使用体验却不尽如人意,户外日光下看不清投影内容、语音交互延迟等硬伤一大堆。
5月,彭博社报道称humane已经在寻找下家,期望以7.5亿美元到10亿美元出售,目前正处于早期阶段。初创企业寻求出售倒也不新鲜,但“下一代iphone”横空出世不过一个月,公司就要卷铺盖离场,也算是给ai硬件创新泼了一盆冷水。
字节做硬件并非没有经验,但缺少大获全胜的经验。
去年11月,字节旗下vr部门pico宣布裁员,涉及员工300余人,占比23%。字节于2021年以数十亿元收购pico并大力发展vr头显业务,*时期pico员工总数曾突破2000人。裁员后,pico将以千人规模维持运营。
在内部发言中,pico ceo周宏伟称“此前我们对行业和市场的发展估计得比较乐观,但实际上没有预期得那么快”。
字节pico刚开始尝到了增长的甜。据wellsenn xr的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pico出货量26万台,同比增长近8倍。但很快甜就变成了苦,据idc估计,pico头显出货量在2023年上半年只有14万台,远低于上一年。随着元宇宙的热度消散,整个vr赛道还没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就转为平静。
除此之外,字节还曾涉足教育硬件,从2020年开始推出大力智能学习灯、智能写字板等产品。其中学习灯在一年多的时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但2022年6月教育业务大幅裁员后,学习灯也不再发布新品。此后字节教育硬件业务负责人杨康转岗,业务首任负责人阳陆育离职,字节在教育硬件方面鲜有新消息传出。
如今ai热战持续,抢占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愿景足够诱人。走得慢怕赶不上,走得快又有可能拉伤自己,字节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