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鸟市后,高温天气依旧,太阳晒在身上火辣辣的。手里拎着两大包鞋走在林荫大道上,头上的汗汩汩往下流,流经耳后,汇聚在脖颈处。在这样一个晴好天气的午后,我们来聊聊“思维”。
乌鲁木齐的问候
1.什么是思维?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广义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知活动,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从思维的定义来看,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性。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说它借由其他媒介作用认识的客观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
乌鲁木齐眼
2.思维的基本过程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它由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和概括三个基本过程构成。
2.11分析与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或者把整体中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叫做分析。在头脑中把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起来,或把事物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结合成整体的过程叫做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分析和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与综合是相反的过程。
2.12比较与分类。在头脑中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叫做比较。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式叫做分类。比较与分类的关系是比较是分类的基础。通过比较才能确认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征,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把事物分门别类,揭示出事物之间的从属关系使知识系统化。
2.13抽象和概括。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叫做抽象。把事物的共同点、本质特征综合起来的思维过程叫做概括。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过程和前提。
夕阳下的河滩路
3.思维的分类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也叫具象思维,顿悟思维也叫灵感思维。
理论上说分类越详尽越好,但有些思维方式在训练与应用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严格区分,一是很多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二是有些思维方式统一在某种思维方式之中。故关于思维的分类我们就了解到此。
鸟市的朝霞
今天马老师关于“思维”的心理话就聊到这儿。各位,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