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权力上位者,如何看待「职场pua」? -k8体育

对打工人来说,大公司俨然已变成了一个“宏观环境”。对这个大环境的理解,也许能在求职时做一个选择排序。但决定一个人最终职场感受的却是微观环境,这其中最直接的影响要素则是直系主管。糟糕的体验很多人都有过。一位运营碰到的主管控制欲强,连适不适合留长卷发都会被要求,她几乎抑郁;一位程序员被主管催着做向上汇报

对打工人来说,大公司俨然已变成了一个“宏观环境”。对这个大环境的理解,也许能在求职时做一个选择排序。但决定一个人最终职场感受的却是微观环境,这其中最直接的影响要素则是直系主管。

糟糕的体验很多人都有过。一位运营碰到的主管控制欲强,连适不适合留长卷发都会被要求,她几乎抑郁;一位程序员被主管催着做向上汇报的ppt,还在群里被公然挑刺,他说当时怒气上涌,只想站起来去给对方一拳,但忍住了;一位财务,被主管人身攻击,差点被骂哭;一位产品被上司频繁打压后、否定后,开始产生自我怀疑,几度想要离职。

但上述经历也不是全部。这位运营也碰到过给她机会、资源,甚至给她“开后门”教她业务的上级;这位程序员则描述了一位“*”老板——业务能力强,有长期主义;态度温和稳定;给予下属空间和信任,又在恰当时机询问是否需要支持;这位财务,也对一位愿意帮助他,且能很好将大老板方向落地为具体策略的上司赞不绝口。

这些“主管”,笼统而言都是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也有自己的汇报对象,他们的上级有时情绪更加激烈且心思难以捉摸,但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们已迈过了一道门槛,也自觉接受规则,在职场里游刃有余。

但年轻人不是这样的,一次上司的情绪施压,一次超出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业务范围的指责,就会让他们感受到恶意,一切细小权力的滥用也都会成为压倒另一些人的稻草。中层管理者塑造着绝大多数职场人的体验。

以阿里p9为一个基准线,这一层级的人平均每个人影响着一百人。阿里集团一千多个p9影响着十几万人的职场。他们的管理素养、认知、风格成为职场“老板”的*公约数。

我搜集了一些普通员工的困惑和需求,与来自大公司的 5 位中层管理者聊了聊。

他们的年龄层覆盖70、80、85、90后,有的管理着几十人团队,还是所谓中级管理者;有的管理辐射范围已经数百人,管理层级也已超过两层。他们都有过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管理经验,有的自信于自己的正确无误,有的进入了不同文化和制度的企业后,开始收束和改变自己,有的已经有了要创造“一叶扁舟”的自觉。

我沟通的几位管理者都意识到情绪管理是一个问题,情绪输出解决不了问题。但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自我修行,好与坏下属必须承受;有些人对此有更严格的自我要求。

中层管理者们在职场里或多或少,也都有过伤害与被伤害,一些东西是代际传承,一些东西源自自我要求的高低;有一些则来自制度本身的限制。

几位管理者都谈到,找工作和谈恋爱很像,跟上级的关系不合适要赶紧跑。这是一个匹配的过程,而不是互相改变的过程。

以下是编辑整理后的回答

70后—从互联网到外企,曾管理200多人团队,现团队人数30人;

80后—互联网公司,管理超过200人团队;

85后—电商公司,管理100人以内团队;

90后a—从自己创业到大公司,管理30人;

90后b—经历过外企、互联网企业,目前在创业,管理200人团队。

01 怎么看待“职场pua”?

pua是“pick up artist”的缩写 ,原本用在恋爱关系中,指通过打压、洗脑、情感或者道德绑架等控制对方。随着这个词被推广,很多人意识到这种控制不仅仅出现在亲密关系中,而是可能出现在任何关系里。

职场上下级是一种更明确的权力关系,且大多数时候这种权力关系不受约束。越来越多的普通员工在这种关系中感受到一种打压、控制的感受,“职场pua”的吐槽也就应运而生,甚至很多时候也被人指代一种跟上级不和谐的关系。

管理者们也能感受到这种普遍的控诉。有时候这种指责会被滥用,有时候是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伤害。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管理者不会全然否定“打压”这种工具,他们也会有自己的角度去阐释。

70后

你不认可,但是强行洗脑,这个叫“pua”。公司为什么要所谓地强行给你洗脑,是因为公司就是想要这种类型、这种风格,想要这种人。然后你不是这种人,又想把你变成这种,变不成就会存在反抗。年轻人在意自我,那就形成所谓的pua。

也可以理解为说它其实一种筛选的机制。“打压”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它不是为了打压而打压,或者是故意找一些人打压。

80后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他什么东西都往几个贬义词里面去吸纳,然后有点事就说 pua 。

用一些东西去励志,用真实的故事、案例去说明道理,这个不叫pua。老板讲点我们当年是怎么做的,就说你 pua ,这不对吧?

第二个,领导指出不足,这个也不是pua。当然领导如果只是指出你的不足,不给k8体育的解决方案,这种领导也不太合格,

误区在于第二类。不是每个领导都会和颜悦色。我当年作风也很硬朗,也是一通劈头盖脸,先一通骂。然后告诉你不足在哪,k8体育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当年我的老板也是一代枭雄,他当年也是噼里啪啦一通,然后告诉你不足和k8体育的解决方案,告诉你要怎么改进。

这个叫不叫pua?按年轻人说法,当领导劈头盖脸一通骂的时候,年轻人就已经在琢磨,这哥们在 pua 我,他在打压我。其实不是要打压你。打压这个东西,你要看他是目的还是手段。

85后

我个人觉得,这个见仁见智。一方面,我觉得不要太玻璃心。实际上今天就是你不行,终归事情不怪别人,因为说你几句你就不行了?

在职场里,说也说不得,打也打不得——当然都打引号的——但凡这样,就是打压和pua,那好,你也可以自己干,对吧?

大家对于打压和 pua 的认知程度不一样。我自己理解,就是人的成长,本来就要有比较厚实的心境。

判断出主管是否有刻意的打压很重要,但是不代表主管,不能说、不能打嘛——当然都是打引号的。如果只能以缓和的语气,那我觉得,纯粹就是一个玻璃心。

有一个点,大家要明确。就是学校老师之所以不敢说你,是因为你交钱给老师啊,是你花钱在付出。而在公司,是你在创造价值,公司是花钱雇你的。甲乙双方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我不能否认,有一些主管存在刻意打压。他们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主管自己能力不行。

正常情况下,刻意打压既浪费主管时间,也浪费员工时间。我要么就是调走,要么开掉就结束了。何必让他不舒服,自己也不舒服呢?这种情况其实是主管或者这个组织的不成熟、不坚决。

90后a

(打压型)这种管理者*的问题是不自信。我认为好的管理确实有两种方式,*种就是业务能力特别强。第二就是我对人的分配和培养特别强。这两种管理者同学都会很开心。

那*的管理者这两个都有,会打压的管理者其实就是他很担心别人会替代他。

我是一路打出来,升上来的。我也从来不吝惜在我的团队同学面前认错,我说这个事我想错了。

我知道自己有过去的成绩作为后盾,我是一个 10 个决策能对 8 个的人,那错两个无所谓,该认错就认错。

02 情绪稳定有多重要?

情绪摩擦也是职场关系中影响体验的另一个问题。管理者们都承认,情绪稳定是一个更成熟的人应该有的状态。但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过高的要求,他们并不愿意给自己套上这层枷锁。

好消息是,越年轻的管理者在这件事情上的追求反而越高。他们从怀疑这件事情,到见到过更好的做法,对此有更多的反思后,逐渐在发生变化。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普适的规律。

70后

早期互联网公司出来的,尤其是那些销售团队出来的,都带着一股匪气。如果没有这种狼性的文化,没有这种很劲,磕不下来单子。

有的老板会骂人,我们也经常一起喝酒。这些人就是匪气很重,江湖气很重,但是也讲义气,会给下属背锅。

遇到这种老板的时候,有些人会内网发,直接说出来,有些人也会直接去跟 hr 说,但如果最后还是受不了的话,你只能自己选择离开。

80后

我觉得首先管理者情绪稳定,这是一门修行。修行成的管理者那是下属的福气。没有修行成的管理者,下属也不应该因为这个事情就怨他。这是我一贯的观点。

老一代的很多管理者,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但他就是有他的脾气,就是要求严格,有的时候就是「喜欢骂人」。当然这个喜欢骂人我打引号。

其实骂人的人永远都不会感觉很好,有的时候他就是火上来。我觉得这个东西是下属应该去容忍。这是我很明确的观点。

他骂人的时候可以劈头盖脸一通骂,这是他的脾气。但他整体的管理状态应该是个情绪稳定的状态。整体上情绪不稳定的管理者,*是团队的灾难。

区别就是他要明事理。有很多管理者,他不是跟着事走的,是跟着情绪走的。事儿放在第二位,情绪放在*位,这种人我也遇到过,这种就不是合格的管理者了。

合格的管理者一定是事情放在*位。

当他下属,也应该有辨别管理者是把事放在*位还是把情绪放在*位的能力。

当年我领导也问过人,他说我骂人那么狠,为什么你从来都不会有任何不高兴?

我就跟他说,我知道你每次骂我都是为了让我更好。这是我当年我说的原话。他就觉得我*是可造之才。

85后

我也会拍桌子,也会大嗓门。都会有情绪,这个很正常。但是 99% 的语言都是就事论事,比方说我说的比较严重的话——“如果这些东西都做不成,要你们干嘛?”

可能有些话会比较难听,但这个难听仅局限在非人身攻击的角度上。像那种人身攻击或者脏话类的,基本不会有,因为我也不喜欢这样。

每个人都有情绪,都会爆发,这件事情你越是稳定,说明你成熟度的沸点就越高。

发泄情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是生理现象。你要克制生理现象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越是成熟的人,他克制的程度越高,说明他能力越强。我当然我也觉得这些人很厉害,我也在向他们学习。

能*克制那么多情绪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本来就只有少数人做到。大部分人还是正常的人。

你如果受不了正常人的情绪的释放,那就说明你受不了社会的绝大多数。你受不了就是你的问题。适者生存,对不对?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生物,正常社会结构一定是橄榄型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中间态。

中间态属于正常人,正常人都是有情绪的,你适应不了绝大部分的人,那你就适应不了社会,那说明这是你的问题。

90后a

我以前会直接骂人,做错了我觉得你就是故意的,然后真的就是天天骂骂唧唧的。

有一次我去见朋友,要等他吃饭,他去听个育儿课,然后没办法我也一块听吧。我听了这堂育儿课才知道,原来鼓励孩子比批评孩子,对成长是更好的。人性都是这样,需要鼓励。

你其实想要的是完成结果,你并不是为了骂他。所以为了你想要的那个结果,你得靠另外一种方式来驱动他们。

那次课一下把我给「打」醒。但完了之后,也没有完全 get 到。后来去公司参加管理人才培训课,又被洗一遍。

那个课讲的是业务跟组织之间的强关联性。就是你作为一个业务主管,你只关心业务,不关心人、不关心组织的分配,你肯定做不好。

我现在就转变了。我本来性格特别急,遇到问题*反应是气急攻心,但现在会压下去想一想,这个人不是故意的。

90后b

人性都是不可靠的,一旦人尝过了权力的滋味,发现他的喜怒哀乐可以控制其他人,他就会对这个权力上瘾。

好的体制应该去管理这一部分人性的恶。当时我一个在宝洁的朋友,他的老板就是在自己管理情绪时有问题。可能也因为他那段时间离婚、小孩心脏病住院做手术之类的,所以那段时间对他团队的人就态度非常的差。

但连着两个人都要么转岗,要么离职,这个老板被停职了,这就是宝洁的做法。体制要有奖有罚,对于好的老板也要充分的奖励,对于差的老板也要告诉他你这样不行。

03 怎么看待内卷和加班?

“内卷”文化也是一种饱受诟病的职场体验,在这件事情上,管理者们分歧严重。但差别或许在于,管理者在什么行业、站在多高的位置。

80后

内卷这个东西我是有不同的看法的。如果一个管理者一点都不知道怎么让下属去卷起来,那这个管理者我觉得也有点问题。

所有的管理模型上都会说得很清楚,这是激励员工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赛马嘛。你激励员工也好,激励组织也好,很重要的途径是赛马。

互联网行业*秀的管理者,一个是头条的张一鸣,一个是腾讯的马化腾。头条和腾讯都是有赛马文化的。

有两种情况是要避免的。一是不要恶意的卷,有的管理者叫“养蛊”,就是他恶意的让几个人卷,明明他知道哪个人应该能上,哪个人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他非得让大家卷一通。

第二种是,几个人已经卷出一个结果来了,这时候迟迟不做决策,基于一些比较「龌龊」的考量,还要让大家继续卷。

其他健康的赛马我觉得是应该鼓励的。

85后

我本身其实也是比较卷的一个人,但现在回头来看,我一个比较卷的人都被卷得受不了了。倒不是说自己随着年龄增长,卷不动了。

我觉得更多的是我觉得现在的卷有点低效。就是很多人在战略上非常的懒惰,只能在战术上勤奋,这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事情。现在缺的是方向创新,需要有更多的突破。我觉得这是现在互联网普遍的问题。可能公司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边际效率不断下降。边际效率不断下降时,你就只能极小的卷,把最后那一点水榨干。

90后

我觉得管理者是要帮自己团队的同学做职业规划的,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随着环境下行,大家会越来越卷。

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你要把你的「一叶扁舟」给稳好。

我虽然是个年轻的管理者,但是正因为我快速爬升的过程中,经历了完全执行到去决策别人方向的转变,所以我并不觉得一个人超过 8 个小时工作时间,他就能做得更好。

我自己不是这样,所以我基本下班时间就是 6 点半到 7 点之间。团队人特别喜欢,因为他不需要管我什么时候走。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案终于尘埃落定。从去年1月18日宣布收购之日开始,这笔收购案经历了美国、欧盟及英国三地审查机构长时间的反垄断调查,终于在今年10月13日正式收购完成。这场游戏史上*收购案虽然终于告一段落,但是它对业界乃至整个娱乐行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这起*收购案的完成,不仅使得微软在未来游戏游戏板块

    2023年10月23日
  • “疫苗*”康希诺,还是跌下了神坛。作为ah两地上市的疫苗企业,康希诺并未在“风口之上”完成蜕变。如果从最高位797.2元/股算起,不到四年的时间,其股价跌幅超过了92%,市值缩水超过了1800亿。年线的五连阴,是市场给予康希诺的打分。曾经的“疫苗*”是如何从资本哄抢到无人问津?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发生了

    2024年2月27日
  • 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东吴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正式上线《我的财富魔法课堂》栏目,特邀青少年财商讲师、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陈念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探寻货币的前世今生,助力青少年财商启蒙。第 一课:货币的前世今生(上)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货币也经

    创投 2023年10月13日
  • 现在很多人上着班也不安分,想要再多一些收入少一些压力,那么上班族做什么副业比较赚钱呢?接下来的文章里就跟大家简单的聊一聊! 首先比较推荐大家的是利用兴趣爱好做副业,如果你除了本职工…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海底捞,抢起了高校食堂的生意。近日,海底捞在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食堂内开了一家窗口店。据该校后勤处处长王勇透露,这是全国*海底捞校园食堂窗口店。此事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不少高校学子在网上喊话:“海底捞,啥时候在我们学校也安排上?”事实上,这并非海底捞首次入驻高校。只不过这一次,海底捞又“玩”出了一

    2024年5月23日
  • 开放加盟?海伦司难成中国「格林王」

    开放加盟?海伦司难成中国「格林王」,在国内酒吧赛道上,海伦司的社交故事也没有原本受欢迎了,以社交为卖点的酒馆也接二连三地出现,跟海伦司抢夺年轻人的生意。

    创投 2023年6月9日
  • 股票涨了,你没买、空仓没赚着,就叫踏空。 踏空:币价上涨,而原来抛出币品的投资者,因某种因素没有及时买进,这种现象为踏空。 与“空”没有任何联系。当一只股的股价一路上升,因判断后市…

    2022年1月25日
  •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近日,三明高新区首支产业基金成功签约。据悉,该基金是全市首支实体运作的招商产业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旨在通过基金效应,撬动社会资本,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三明高新区招商引资吸引力,推动三明高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产业基金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

    2023年9月26日
  • 降价减配的g9,能让小鹏翻身?

    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决定再战小鹏g9。9月19日,小鹏汽车在敦煌博物馆举行2024款小鹏g9发布会,定位30万元级智驾纯电suv。据悉,2024款g9标配扶摇架构,搭载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800v碳化硅平台,支持超快充的3c电池,充电10%-80%仅需20分钟。2024款小鹏g9共推出5个版本,

    创投 2023年9月21日
  • 近日,全国首档科学育儿观察纪实类节目——a2®《王牌育儿师》上线金鹰卡通卫视,节目由金鹰卡通卫视联合a2®牛奶公司联合制作,国民母婴互联网社…” />

    创投 2023年7月10日
  • 支付宝各银行限额?据悉不同的银行支持的限额不同,建议以页面显示为准。 部分常见银行支付限额可以参考如下: 中国银行:单笔1万、单日1万、单月无限额 农业银行:单笔1万、单日1万、单…

    2022年1月25日
  • 从社交电商、会员电商出发,迈入下一个8年之际,精选电商云集聚焦在服务于人们“爱吃”“爱美”“爱健康”的三个需求上,对美好零售进行更深的探索。…” />

    创投 2023年6月8日
  • 10月17日,由内镜产业联盟、智慧医械网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内镜大会暨年度盛典(简称ccme 2023)在南京举行。大会以“医工融合智领未来,开启医械新时代”为主题,瞄准临床医学、前言技术、创新产品,聚焦医疗内窥镜“产学研”全产业链,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的进程。为了表彰及赋能中国医疗产业,组委会推出

    2023年10月19日 创投
  • 光伏的早期投资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抛砖引玉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锂电类似,光伏并不是个新事物,整个行业已经卷了十多年,集中度非常高,因此巨头之间为了保住各自的市场份额、争夺定价权,就注定不会安于只做产业链的一环,而必须要去切别人的蛋糕。所以这几年,光伏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比如隆基通威原来都是做硅片

    创投 2023年8月28日
  • 2024年8月21-22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大会在上海召开。现场300 知名优秀fofs、政府引导基金、险资、富有家族、vc/pe等出席,聚合万亿级可投资本,分享中国lp市场最新动态,共探新周期下的创投之路。本场《2024,退出为王》影响力对话,由海松资本管理合伙人马东

    2024年8月23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