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突然变热门原因何在? -k8体育

今年以来,对于不少文艺青年来说,出门变得越来越困难,原因无他因为之前冷门小众的博物馆突然爆火,似乎一夜之间都“长满了人”,博物馆火爆潮是怎么出现的?突然变热门的博物馆是怎么回事?1、博物馆都约不上了?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有网友最近发现,博物馆开始出现在同事的假日行程中了,不少人的旅行却随之变得困难

今年以来,对于不少文艺青年来说,出门变得越来越困难,原因无他因为之前冷门小众的突然爆火,似乎一夜之间都“长满了人”,博物馆火爆潮是怎么出现的?突然变热门的博物馆是怎么回事?

1、博物馆都约不上了?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有网友最近发现,博物馆开始出现在同事的假日行程中了,不少人的旅行却随之变得困难了,许多想去的博物馆一票难求,即使有幸抢到了入场的机会,参观体验也大打折扣。网友刘珺表示:博物馆这种地方应该是安静的、古朴的,不应该人头攒动,像集市一样。我们确实很希望看到朋友们都去,但真的都是人了,感受肯定会很差。所以我爱人每次都说,趁这个地方还没有成为网红,我们赶快去,一旦成了网红就去不了了。

据光明日报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不少热门博物馆出现了预约难和“一票难求”的现象。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正式备案注册的6833家博物馆接待观众量达9.4亿人次,仅暑期两个月接待的观众量就达到了2.99亿人次,其中有6个省的观众接待量都突破了1500万人次。

无独有偶,央广网的报道显示,来自北京的小天(化名)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开始前两天他就定好闹钟预约湖南省博物馆参观门票,即便如此,“(到放票时间点)几秒就约满”。他继续在第二天“蹲点”,才预约到10月7日的门票。

博物馆的俯身向下,将原本高冷的博物馆文化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代的信息下放,则进一步将这种娱乐性发酵。2023年5月,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其平台上的博物馆相关视频时长累计24万小时,年度播放总量更是高达513.4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一年接待观众人次的66倍;一年之后,最新的《抖音博物馆生态数据报告》中,这些数字又有了新的变化: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91%,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62%。

而在小红书发布的《2023年度生活趋势观察报告》中,话题“博物馆里的显眼包”以近2000万的阅读量、超35万的笔记当选年度趋势,其中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沉思罗汉、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彩绘陶缩脖俑和甘肃博物馆的“马踏飞燕”位列“三大顶流”。尤其富有意味的是,网友还给这三尊文物各自取了一个喜感与自嘲交织的艺名,分别唤作“无语菩萨”“委屈小人”和“着急下班的打工马”,穿越千年的古人智慧一转身成为当代青年自我表达的载体。

2、博物馆突然变热门究竟原因何在?

近年来,博物馆逐渐从曲高和寡的场所变成了大众追捧的热点。无论是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还是其他地方的博物馆,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博物馆突然变得如此受欢迎?

首先,博物馆早年间的遇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早年间,博物馆虽然作为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而存在,但游客数量却相对较少,呈现出一种曲高和寡的态势。这一现象与当时游客自身素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教育水平来看,当时整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有限。许多民众缺乏对历史、文化、艺术等知识的深入了解,这使得博物馆中那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专业历史知识和高雅艺术价值的展品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和欣赏。例如,对于古代书画的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书法、绘画知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而当时大多数民众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面对这些展品只能是走马观花,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

从文化消费观念上讲,当时人们的生活重心更多地放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上,对于文化消费的重视程度不够。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场所,虽然门票价格往往不高,但民众并没有将其视为一种休闲娱乐或者提升自我的好去处。相比于去博物馆,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去公园等更加轻松、不需要太多知识储备就能享受的场所。

其次,经济发展给博物馆热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游客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这为博物馆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带动了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普及。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的扩招使得更多人能够系统地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等知识。在学校教育中,博物馆往往是课外实践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们通过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对博物馆的兴趣。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他们对文化消费有着更高的需求和追求。

同时,经济发展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精神文化生活。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后,人们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博物馆作为文化知识的宝库,成为了人们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选择。人们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博物馆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专属场所。

第三,网红博物馆带动了博物馆们的大转型。近年来,以故宫博物院等为代表的网红博物馆逐渐走红,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这些博物馆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藏品,还通过不断创新和策划有趣的展览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例如,故宫博物院通过推出各种文创产品、举办主题展览等方式,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超流量ip,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除了故宫博物院,其他博物馆也在不断创新和策划展览活动,以吸引游客的注意。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还提高了游客的观展体验。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刻板、无趣的场所,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文化空间。

第四,社交媒体进一步催化了博物馆的网红化。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让博物馆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依托于博物馆的电影、纪录片以及各种短剧的走红,也让博物馆成为了大众关注的对象。例如,《博物馆奇妙夜》这部奇幻冒险喜剧片,通过展现博物馆夜晚的神奇气氛和展品们的生动形象,让观众在欢笑中领略到了历史文物的迷人之处。这部影片不仅让观众对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前往博物馆参观的热情。与之类似的还有知名纪录片《国家宝藏》。当然,各种短剧也对博物馆的走红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些以博物馆为背景的短剧在网络上走红,短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博物馆中的工作场景、文物背后的趣事等。这些短剧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

社交媒体平台本身也成为了博物馆宣传的重要阵地。博物馆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展品信息、展览预告、专家讲座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迅速地传播开来,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例如,许多博物馆在抖音上发布一些短视频,展示文物修复的过程、展览中的精彩瞬间等,这些短视频往往能获得大量的点赞和转发,从而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五,博物馆网红化更与打卡文化相融合。如今,博物馆已经持续网红化,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博物馆作为旅游行程中的重要一环,前往打卡留念。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知名博物馆上,也延伸到了各地具有特色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通过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数字化资源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打卡文化的兴起,也让博物馆成为了游客们争相前往的热门景点。游客们不仅关注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内容,还注重拍照打卡和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这种分享行为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虚荣心和归属感,还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热的蔓延。

因此,博物馆走红并非坏事,但如何让游客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如何让游客顺畅地预约抢票,是当前各家博物馆面临的重要问题,正在考验着各家博物馆。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挖掘博物馆的玩法内涵和消费者情绪价值,推动博物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博物馆经济正在变得长久。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就在刚刚,openai狠狠地open了一把:从今天起,chatgpt打开即用,无需再注册帐号和登录了!像这样,直接登录网站,然后就可以开启对话:openai对发布这个“超自由版chatgpt”的解释是:每周有1亿人在使用chatgpt,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更多对ai好奇的人都能用上ai。不过面对

    2024年4月2日 创投
  • keep卖货,生意难做,《华尔街日报》对此的评论是,peloton做的生意是希望把动感单车从奢侈品变成大众化的设备,“听起来有点牵强”。更关键的是,健身是门“反人性”的生意——用户容易流失,如何在“反人性”的生意上薅出羊毛以及留住用户就成了拿下市场的关键。

    2023年4月13日
  • 现在很多微信用户都知道,在微信里人们除了可以分享生活、聊天、看视频之外,还可以在微信里申请借钱。不过微信里能够借钱的平台比较多,还有很多用户并不了解这些借款平台的差异。微信贷款最多…

    2022年3月31日
  • 车企「去图化」成风,高精度地图上演「行路难」,图商向车企提供高精地图,车企拿高精地图来服务自动驾驶,看起来是一门能够互惠互利的好生意。

    2023年7月5日 创投
  • 改开四十余年来,我国零售行业长期蓬勃发展,业态创新不断。80、90年代的个体零售,胖东来的第 一家小店在许昌创立,区域市场的零售品牌如雨后春笋涌现;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逐步放开外资企业在商业零售企业的地域、股权和数量的限制,外资商超从一线城市向全国扩张;随后电商蓬勃发展,互联网红利打开了线上零

    2024年9月27日 创投
  • 连年亏损后,香港迪士尼乐园终于有了扭亏的迹象。6月25日,香港迪士尼乐园公布2023财政年度(2022年10月-2023年9月)业绩,该财年录得乐园收入57亿港元,同比增长156%;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增至9.24亿港元,同比增长207%。期内,香港迪士尼录得净亏损3.56亿港元,同

    2024年6月27日
  • 在腾讯音乐旗下moo音乐官宣停运的同一天,qq音乐的绿钻豪华版取消了促销价,11.4元/月恢复至15元/月。上线于2018年11月的moo音乐,共享腾讯音乐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曲库,曾靠着“听歌送vip”的免费策略在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大战里杀出一条血路。免费app下架、会员费取消促销,一退一进,音乐平台们正在悄然转向。“企业本身

    2023年12月20日 创投
  • 半导体top10是谁?,2023年已经过半,不少芯片企业对下半年行业复苏抱有很大的期望,也有一些厂商持不同的观点。

    2023年7月20日 创投
  • 从当年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来看,同样面值的纸币,美元的购买力肯定是比人民币来得强。在中国和美国每个月的工资三四千都是比较普遍的,但为什么美国的生活水平会比我们高,主要就是购买力比我们强。

    2022年3月20日 创投
  • “保温杯里泡枸杞”“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属于年轻人的“朋克养生”正在崛起。新华网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身体力行地成为当下养生消费主力军,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年

    2023年8月22日
  • 谁还在用垂类母婴电商?,传统电商可以通过其他品类提供现金流,但垂类电商只能靠外部输血,一旦资本掉头,问题就会出现,若再加上内容平台的冲击,跨境母婴电商这一垂类平台的生存空间日益遭到侵占,也就不足为奇了。

    2023年6月25日
  • 告别暴力破解,ai成黑客「新玩具」

    告别暴力破解,ai成黑客「新玩具」,黑客进入ai时代,试图借助新技术再上一个台阶,这对安全圈而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好在也可以提高防御的水平。

    2023年5月5日
  • 度过了一个春节假期后,开工的*天,想必很多朋友都想不起来自己以前是干什么工作的了——电商人除外。大过年仍旧坚守岗位的电商从业者不少。今年,京东、小红书都作为2024央视春晚的唯二大厂,在全国观众面前刷了一把存在感。其中,京东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电商巨头,努力通过春晚红包活动,激活新的增长。小红书则在“大

    2024年2月19日
  • 阿里裁员,满城风雨,大厂精打细算的日子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待风口的态度变得谨慎了许多,在元宇宙概念遇冷后,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也没有搅乱战局,部分头部大厂甚至尚未正式出手。

    创投 2023年6月3日
  • 直播「对对碰」,让人上瘾的新骗局?

    工作日的晚上十二点,25岁的上班族叶子在一家穿戴甲“对对碰”的直播间里已经蹲守了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前,她下了一笔68.9元6拆的订单,只是直播间里似乎单量爆满,一直没有轮到拆她的单。什么是“对对碰”?这是一种融合了“拆盲盒 消消乐”玩法的直播销售新模式。游戏开始前,消费者需要在直播间的购物车中选择不

    2024年11月28日 创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