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粤能,广州最新独角兽诞生了 -k8体育

今年前三季度gdp出炉,广州掉队的声音再次渐渐多了起来。摆在广州面前的,正是一场新兴产业之战。无独有偶,近日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芯粤能)宣布完成约十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粤财基金管理的广东省集成电路基金二期与国投创业基金联合领投,社保湾区科创基金、深创投、广州产投、科金控股集团、大众聚鼎

今年前三季度gdp出炉,掉队的声音再次渐渐多了起来。摆在广州面前的,正是一场新兴产业之战。无独有偶,近日广东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芯粤能)宣布完成约十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粤财基金管理的广东省集成电路基金二期与国投创业基金联合领投,社保湾区科创基金、深创投、广州产投、科金控股集团、大众聚鼎、博原资本、复朴投资与曦晨资本联合参与。

至此,广州半导体独角兽又新增一员大将。成立于2021年的芯粤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于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的企业,还创造了国内规模化芯片制造厂建设最快纪录。据其此前透露,公司投前估值为6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超70亿元人民币。

回顾近几年,珠三角半导体追赶战愈发激烈,希望改写昔日落后被动的局面。

成立三年

广州最新半导体独角兽

k8体育官网显示,芯粤能成立于2021年,位于广州市南沙自贸区,是一家面向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的碳化硅芯片制造和研发企业,产品主要包括碳化硅sbd/jbs、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智能电网以及光伏发电等领域。

深扒股东信息发现,芯粤能与吉利系渊源颇深。根据出资信息显示,芯粤能的股东包括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广州芯合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其中,威睿电动汽车由浙江吉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100%控股,后者为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是成立于广州南沙的半导体企业,而吉利控股是其天使轮及c轮融资的投资方。

吉利扶持下的芯粤能,直指碳化硅项目。提到碳化硅,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它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适合做功率器件,目前是第三代半导体最火的材料之一。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全球碳化硅市场爆发式增长。但目前全球碳化硅市场主要是国外巨头垄断,国产替代显得尤为重要,于是芯粤能应运而生。

据悉,芯粤能碳化硅项目总投资75亿元人民币,分别建设年产24万片6英寸和24万片8英寸碳化硅晶圆芯片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于车规级、具备规模化产业聚集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整体工程经过15个月努力建设,目前实现正式通线,创造国内规模化芯片制造厂建设最快纪录。

资料显示,芯粤能核心团队主导过国内领先的主流晶圆厂建设营运,拥有碳化硅芯片制造的大规模运营经验;技术团队由来自海内外头部企业和高校的专家组成。2021年,广东强芯工程提出构建集成电路“四梁八柱”,做大做强芯片制造业,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被正式列为“广东强芯”重大项目,随后被列为国家级重要项目。

如今,芯粤能碳化硅晶圆芯片生产线顺利进入量产阶段,达到月产1万片产能,包括1200v、16毫欧/35毫欧等一系列车规级和工控级碳化硅芯片产品,已与40多家客户签约流片,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碳化硅芯片设计企业,包括了多家主机厂和送样验证客户。

要知道,能够月产上万片的碳化硅工厂,在国内屈指可数。从成立到建厂、实现量产再到跻身独角兽行列,芯粤能只用了三年时间,令人惊讶。

身后国资云集

梳理这次融资,我们看到不少国资的身影。

翻开长长的股东名单中,既有国资平台广东省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国投创业基金、社保湾区科创基金、深创投、广州产投、科金控股集团的参与,也有cvc机构大众聚鼎、博原资本的加入,还有市场化机构复朴投资和曦晨资本,阵容豪华。

从公开资料来看,这或许是广东省集成电路基金二期第一次落子。去年底,广东省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正式成立,肩负着广东省实施“强芯工程”的使命,助力广东半导体产业崛起。

成立于2020年的广东省集成电路基金一期,至今深度挖掘广东省重大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所投项目中已经跑出了粤芯半导体、志橙半导体、大普通信、安凯微电子等独角兽或即将ipo的企业。与首期一脉相承,二期基金同样体现了投资多样化、期限长、让利机制活等诸多特点,持续关注汽车芯片、半导体材料设备、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这次投资芯粤能也是广东省集成电路基金二期首次公开出现在领投名单中。

而另一位领投股东——国投创业,成立于2016年,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独立运营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则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是中央企业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

国投创业在投资过程中,注重投资标志性影响力的项目,投早、投创新、投团队,致力于寻找和支持具有产业抱负的科技企业家。通过基金投资,国投创业支持了一批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优质科技项目,比如寒武纪、奇安信、荣昌生物等等,每一次出手,颇有风向标的意味。

还有今年刚成立的社保湾区科创基金。基金规模51亿元人民币,其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认缴出资50亿元,基金交给深圳本土机构深创投来管理,重点投向粤港澳大湾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

进一步看,广州产投、科金控股集团背后分别代表着广州市政府和南沙区政府。

以往,大部分政府引导基金都以lp的身份活跃在创投圈,但从最近的重大项目来看,越多越多的政府基金正直接下场投资项目。这也许意味着,政府引导基金除了扮演lp角色之外,也正在尝试以直投的方式参与引进重大项目,实现精准招商。

大湾区的焦虑

打响半导体追赶战

如此一幕,正是大湾区重仓半导体的一缕缩影。

曾几何时,“珠三角为何在半导体上落后于长三角?”这一问深深刺痛珠三角产业界。当长三角在半导体产业高歌猛进时,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却一度在半导体产业上几乎隐身。

用一位资深投资人的话来说,珠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平衡,设计产业很大,芯片制造产业底子薄、全面布局晚,芯片研发、高端科技支撑不足,芯片人才供给体系不完善,总体竞争力受到影响。

这一点本地投资人感受深刻:以往在他们的接触中,不少初创公司可能拿着来自珠三角的投资,却倾向于在长三角落户。

危机感扑面而来。于是,从广州到整个大湾区,都不约而同地吹响半导体产业的号角。

早在2021年,广东提出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并描画出“强芯行动”的详细“广东路径”——做大做强设计业,加快补齐制造业短板,重点发展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等,引进和培育封测、设备、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各地行动起来,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地接连出台半导体扶持政策。

其中,广州提出要打造“一核两极多点”的产业格局,南沙作为其中一极,重点打造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基地;而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则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的核心承载区,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深圳也不甘落后,2022年《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计划到2025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值要突破2500亿元,并提出加快建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保障体系,包括高端人才引进、 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等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政策。

此后,《佛山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珠海市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东莞市促进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发展若干政策》等等陆续出台。

很快,一条涵盖设计、制造、封测全环节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逐渐展开。广东省半导体产业迎来爆发,2023年全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营收超2700亿元,跃居全国第二,并跑出多家半导体领域的头部公司。

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润鹏半导体引入大基金二期、国调基金二期等一众外部投资者,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26亿元。按此计算,润鹏半导体估值将达到150亿元。其中,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引导基金、深圳宝安区引导基金等国资机构集体出手。如此大手笔,堪称深圳在重大项目引进上的一个超级案例。

当然,最为人熟知的还是粤芯半导体。2017年,粤芯半导体在广州成立,随即火速实现量产,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专注于模拟芯片领域和进入全面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

时至今日,广东省已经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带动佛山、东莞等地协同发展的“3 n”产业格局。放眼整个大湾区,大力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半导体投资人的目光逐渐从长三角转移到珠三角,变得活跃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半导体崛起是一场漫长的征程。过去一度缺席的珠三角,正在全力追赶。而一个个崛起的独角兽们,便是这段波澜壮阔历史最好的写照。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陈晓,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10/542218.shtml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云端科普冒险之旅,照亮青少年探索之路近日,由科慕公司举办的第八届“科慕•科学奇想营”(magical science camp, msc)公益科普活动圆满落幕。今年的活动延续了网络直播模式,并以共同闯关的形式串联起四组科学实验关卡,为青少年提供了充满参与感与新鲜感的科学体验。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

    2024年11月5日
  • 上海迎来第二座特斯拉超级工厂。昨天,特斯拉储能工厂正式开工,这是特斯拉在海外的首 个储能超级工厂。并且刚开工就收获了订单,临港集团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的签约。这个背景是,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明显,刚过去的4月同比下滑18%,这意味着降价并未有效提高销量。与

    2024年5月24日
  • openai 的创始人 sam altman 认为,ai 时代将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创业公司,即一个人也能做成一家十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ai 创业者们先被高额的投流成本挡在了门外。用 ai 创业者赵天的话说,“2023 年,大家在聊技术,聊产品,聊场景,到了 2024 年

    2024年9月26日
  • 银行系又来了。投资界-解码lp获悉,中国银行成功设立目标总规模3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中银科创母基金,日前中国银行旗下中银证券已完成母基金签约。这是继不久前工银系215亿规模的三支基金落地后,又一银行系活水出炉。放眼望去,银行系lp逐渐进入vc/pe的视野,这会成为继险资之后的又一股超级活水吗?3

    2024年8月29日
  • 2023年以来,影视文娱行业经历了佳作频出的春季、热闹非凡的暑期档,以及近两月现象级作品缺位后的“失焦”,但整体来看,2023年至今的行业动态有着“节点”意义,尤其在宣发领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重心转移,短视频宣发的效果在暑期档获得了极大凸显。短视频宣发效应爆发的同时也带来争议,但具体还是宣发物料内卷,

    创投 2023年11月7日
  •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3日消息,据36氪,科技护肤品牌keyin获得品牌管理公司若羽臣数千万元融资,此轮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实验室建立,key in在此前一年即获得若羽臣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并与后者进行了产业技术方向的战略合作。key in成立于2022年,目前已推出了包括精华、

    2024年1月3日
  • 图源:图虫创意 外卖点单不够满减怎么办? 相信不少遇到过此类场景的人,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凑单神器”——虎邦辣酱。 50g一罐的马口铁罐装虎邦辣酱,售价不足10元;而针对饿了么和美…

    2021年10月26日 创投
  • 电商之战:蘑菇街去哪了?,与此同时,蘑菇街除了要面对外部竞争外,更要面对自己。据透露,蘑菇街最近也在筹备入驻微信视频号。

    2023年6月19日
  • 争夺中国游客,多国打出免签牌

    超长黄金周在即,各国加快了对中国游客的争夺。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9月13日,泰国内阁会议决定,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执行时间从2023年9月25日起至2024年2月29日,免签入境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此次泰国对中国游客的临时免签将覆盖今年“十一”、2024年元旦以及2024年春节等

    2023年9月15日
  • 一战考研398分——查到成绩的那一刻,东四十条一间办公室里爆发出一片“哇”声。站在欢呼声中心的主人公是52岁的肖朝虎。人到中年,肖朝虎常常会半夜醒来,这时候往往是他产生灵感的时候。去年九月一个凌晨,他又一次从梦中醒来。一道灵光在他脑中闪现:考个茶学研究生。他立马起身,打开电脑搜索“考研的年龄限制”—

    2024年4月18日 创投
  •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6月5日,星元瀚兴(济南)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星元瀚兴基金”)在常州举行基金签约仪式暨首批项目投资签约仪式。基金由天合星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合星元”)、广州市瀚晖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出资人包括黄河流域发展产业投资基

    2024年6月7日
  •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 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先生可能不是 ai 业务做得最出色的 ceo,但一定是当下最热衷于分享 ai 见解的那位。过去两年,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至少 430 条短视频,比大多数 ai 公司的 ceo 都卖力。他的一场直播可以长达 7 个小时,堪比当下内卷做智驾直播的车企老板们。

    2024年9月20日 创投
  • 不是“亲戚”走不起,而是“断亲”更具性价比。今年春节期间,关于“农村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的话题登上热搜,“断亲潮”的现象在年轻人回村被催婚、催育、攀比后,进一步扩散。其实,这样的现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不足为奇。尽管很多年轻人认为“断亲”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家庭功能、减少宗亲互助,但对于个体

    2024年2月19日
  • 电商第一城,到了「二次创业」的时候,眼下,杭州直播电商正点燃新一波热度。去年,杭州网络零售额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496.3亿元。

    创投 2023年7月13日
  • “东北特产”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上海。早在年前,就有网友发现,去年爆火于延吉、被称为“炸鸡天花板”的正谈炸鸡,终于开到了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消息通过社交平台不胫而走,不少网友摩拳擦掌,做足攻略,准备抢先体验这家县城炸鸡的魅力。2月24日,元宵节前夕,正谈炸鸡上海首店试营业当日,距离开门营业仅过了两个小

    2024年3月5日 创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