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养老」思潮渐起 -k8体育

赚的多不如退的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往养老生活,研究“提前退休“。而“奋斗”作为一个人生选项,其价值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正在日益缩小。互联网上流行的不再是成功学,而是越来越多的躺平学甚至是养老学——年轻人不再讨论怎么更快的升职加薪,考虑怎么早点退休过清闲日子的越来越多。逃离北上广回老家躺平,

赚的多不如退的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往生活,研究“提前退休“。

而“奋斗”作为一个人生选项,其价值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正在日益缩小。

互联网上流行的不再是成功学,而是越来越多的躺平学甚至是养老学——年轻人不再讨论怎么更快的升职加薪,考虑怎么早点退休过清闲日子的越来越多。

逃离北上广回老家躺平,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但真正有能力、有魄力彻底提前退休的仍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所说的“养老“只是短暂放松调整,经济是”提前养老“路上的*阻碍。想实现长期的 “退休”,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心态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决心,要放弃的非常多。

随着青年养老越来越多,青年养老院、小城养老、寺庙、疗愈等相关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尽管被冠以“养老”的头衔,但这些产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更多的是提供情绪价值,为焦虑的年轻人提供一个类似避风港的小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年轻人并非缺乏责任心、懒惰,更多的是面对工作上的高压竞争以及社会结构固化难寻出路,心生退意。而且所谓“养老”,通常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生活需求的维持状态,其中并没有商家、自媒体所传播的那么多轻松和惬意。

01 思潮

需要足够的储蓄或谋生手段。

面对竞争压力,不乏会有人另辟蹊径,早早通过自由职业逃离朝九晚五的生活,甚至于提前退休。同时,许多仍在职场辛苦打拼的年轻人对此难免心有戚戚。

2022年,调研工厂曾对5824个青年就“躺平“话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7%的人身边都有或多或少的“躺平”现象,其中15.6%的人表示身边躺平现象大量存在。而年轻人躺不平的*理由就是经济问题,收入无法覆盖日常开销,想躺又不敢就是常态。

从不同之间的躺平比例差别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三线以下城市”躺平“现象的比例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偏高。 

「提前养老」思潮渐起

来源:数据工厂

虽然“退休”、“躺平”看似是如今年轻人关注的热点,网上讨论度也高,但真正实现“躺平”退休的仍然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只是短暂的休整,再继续回归工作和生活。

从调查数据看,选择彻底躺平退休的人大致分为两个群体:*个是月收入3000以下的低收入群体。在调查中,选择彻底躺平的人大致占这部分群体的8%左右。而这部分群体作出这样选择的原因也不难理解:看不到更多上升空间和希望了。

根据招商银行年报的数据,2022年,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富豪有12.21万人,这部分人持有31.54%的资产,355万“金葵花”客户,持有50.58%的资产,人均153万元,剩下的1.69亿普通客户,平均卡里只有1.14万元。2%的人拥有整个社会80%的财富已经成为现实。

这种情况下,低收入群体会分裂成两个阵营:大部分还需要努力工作以维持生活,少部分干脆不成程度地放弃,回归“无欲无求”与“顺其自然”。

第二大选择长期“退休”的群体,则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真正能实现“带资躺平”。和低收入群体不同,这部分群体躺平多是因为目前的收入已经足够维系还不错的生活质量,他们或是已经储蓄了一笔足够用来养老的资产,或是已经有了不靠“奋斗“就能维持收入的手段。

「提前养老」思潮渐起

来源:数据工厂

近期,关于中产提前“退休“的各类视频作品不在少数。比如“36岁女子存款300万提前退休”,“上海80后丁克夫妇存款300万提前退休”,“ 30岁硕士攒100万在云南租房躺平”等,一位视频博主在简介中直白表示:“之前上班做牛马,攒点小钱,35了,也该享受享受了”,其内容是每天低价享受东北美食。

而另一部分人虽然钱没攒够,但可以通过找“躺平职业”来维持生计。这类职业一般工作强度低、工作时间灵活,比如网络营销、自媒体运营、网络小说作家、线上教师、游戏代打等等。总之,对大多数人而言,想要提前退休都需要足够的储蓄或谋生手段。

但目前,社会对年轻人追求提前退休的生活态度难以形成理解。即便是已经实现提前退休的年轻人也会表示,不得不面对来自身边人朋友和长辈的压力。

02 产业

提供情绪价值。

随着年轻人“养老”的流行,专为年轻人设计的养老产业也随之兴起。这类产业主要分为两种:

*是提供适合“养老”的生活环境。最典型的就是最近新兴的青年养老院。所谓青年养老院,是一种面向年轻群体的新兴休闲与社交场所,通常位于风景优美的乡村,或拥有良好生态优势的郊外,目的是给年轻人提供暂时远离都市高压环境和放松心情的空间。

目前在郑州、云南、重庆、合肥等地,均有青年养老院的身影。和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不同,青年养老院不提供长期居住或看护服务,也没有健康或医疗服务,月租金也相对较低,一般在1000-2000之间,其参与群体主要是90后的自由职业者,比如摄影师、艺术家、作家、导游等等,以及工作上遇到瓶颈的年轻人。

前国企员工小武就是青年养老院的一员,谈及对入住青年养老院的感受,他表示,“这里不仅是一个养老院,我觉得对我来说更是个‘医院’。我现在在这边属于常住了。这个地方就是让你释放天性,有说不完的乐趣,我都从i人变成e人了。”

可见,青年养老院对于年轻人而言并不仅仅是居住场所,更有了一定的疗愈功能,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有明显区别。心理上的放松和“复健”,或许才是很多年轻人选择去青年养老院住上一段时间的真正原因。

类似模式的还有以“养老”为宣传点的旅居,即在一个适合养老的城市短时间居住,甚至有些人住着住着就干脆直接定居了。比如成都、丹东、北海等,都曾以“最适合养老城市”火出圈。

前阵子有个特别火的概念就是“反向购房”,“降维养老”,比如年轻人大城挣钱、小钱安家,卖掉上海房子去鹤岗定居,多余钱放在银行吃利息躺平等,都是年轻人实现提前退休的解法。

除了提供适合“养老”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些产业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适合“养老“的心灵环境。最典型的比如寺庙经济,近几年在国内火的一塌糊涂,2023年搜索量直线增长了 368 倍,如今年轻人热衷于寺庙打卡, 90后、00后占据了寺庙旅游的半壁江山。

「提前养老」思潮渐起

类似的“养老“产业还有心灵疗愈和心理咨询等,近年来也广受欢迎:2023年12月美团“疗愈” 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256%,截至24年9月,抖音平台搜索达40亿 ;而心理咨询行业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行业均价,都呈持续上涨的态势。

「提前养老」思潮渐起

当下的社会环境,年轻人面临着学业、工作、婚恋、收入等各方面的压力,而这些行业恰恰抓住了消费者的即时情绪。归根到底,这些行业并不是真的在为年轻人养老帮什么忙,而是在提供情绪价值,为焦虑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心理层面的避风港。

03 现实

多层次的现实需求必须考虑。

年轻人扎堆开始研究养老,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难”。这种“难”,和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高端产业还未形成足够的财富创造能力,而各种低端产业过剩,供大于求。在这种背景下,“做大蛋糕”难度本身就大,而“分蛋糕”的利益博弈也相当的激烈。普通人难以享受做大蛋糕带来的利益,也无法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获得足够好处。

这样的利益分配会让人们的收入和就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来说。数据显示,2024应届生就业率创下新低,仅为68%,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总体失业率为5.0%,其中青年失业率高达14.7%。

即便进入到年轻人最倾心的互联网行业,在工作中面对的压力也会非常大。据2022年拉勾招聘发布的《互联网人躺平报告》数据,国内仅有64.2%的互联网企业实行8小时x5天工作制,26.8%的企业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而仅有22.7%的企业会给付加班费。

压力越来越大,但想要向上突破,机会却越来越少了。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再对目前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财富分配机制抱有希望。

「提前养老」思潮渐起

因此年轻人对养老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因利益分配问题所导致的“退出冲动”。

同时,目前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不均衡,城乡之间客观存在的收入和消费差级,也给人们提前退休提供了一些便利条件,让这种“退出冲动”能够找出比较多的合理性支撑。

例如上文提到的“该享受享受了”的35岁视频博主,主要展示的是东北地区的低物价,和相比一线城市更加精致、丰富的食物供应。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真实存在。

「提前养老」思潮渐起

如果有人以类似的方式,从一线城市工作、存款多年,储备100万-200万左右的现金,再回到老家,在拥有自有住房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地线级城市更低的物价水平,以每月小几千元的成本生活,那100万-200万所产生的固定收益利益,确实能覆盖掉日常开支。

只是,这其中并没有计算家庭生活开支、可能存在的健康疾病风险,以及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包括文化、旅游、人情关系等等。这些需求并非不存在,而是在“退休”的语境下,没有被计算进去。

但年轻人并非真的是老年人,忽视这些真实存在的多样化需求去谈“养老”,是不充分的。

也就是说,通过利息收入能够覆盖的生活,大多数只能那些单人的、低层次的衣食住行需求,在面对更丰富生活所需的时候,往往会捉襟见肘。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攒钱 利息收入提前养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得不更多考虑的现实因素。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mcu ai 加速器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yole称,尽管2022年全球通胀大幅飙升,半导体市场历经周期波动、需求低迷的窘境,但微控制器(mcu)市场在2022年仍然蓬勃发展,总体年收入增长25%。2023年来,许多供应商开始担心库存过剩,以及受到消费市场支出急剧下降和供应过剩导致平均销售价格和收入下

    2023年11月22日 创投
  • 抖音的头部主播之争,只在男主播之间展开。第三方数据平台三眼查pro显示,继1月夺得抖音带货榜榜首后,今年3月,董宇辉的“与辉同行”再次成为抖音带货榜*;2月,抖音带货榜首则是gmv达5亿元的董先生。这场超头之争中,女性主播消失了。细细数来,最早的抖音一哥罗永浩,今年轮番登顶带货榜的董宇辉、董先生,抖

    2024年4月18日 创投
  • 东方甄选这出大戏,在俞敏洪道歉后,非但没有终结,反而“高潮迭起”。12月16日中午,东方甄选发布公告称,经东方甄选董事会决定,董事长俞敏洪兼任东方甄选ceo职务,免去孙东旭的东方甄选执行董事、ceo职务,即日生效。上述公告发布前一天,鞭牛士曾爆料称,原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向俞敏洪请示,不希望董宇辉再

    2023年12月17日 创投
  • “最长双十一”正式结束,但女装的“退货”还在继续。拥有十多万粉丝的电商女装店主小珍(化名)表示,自入行以来,店铺的退货率就不断攀升。早期的时候退货率只有20%,但这次双十一,店铺的退货率已经达到了75%。小珍在今年双十一还面临了被凑单的情况,“单看*波活动前4小时退款,就占了当天退款的35%以上”。

    2024年11月14日
  • 很多读者朋友们肯定都看到过各种电影票房突破多少之类的新闻,那么电影票房的计算时间是哪一段呢?接下来的文章就跟大家聊一聊电影票房的那些事!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影票房的意思,这个名字…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天天消费讯,10月31日,#花西子跌出天猫双十一彩妆预售榜前20#冲上热搜。据天猫双十一首日彩妆品类预售榜单,前20名中外资品牌占据14个席位,国货品牌有6个。然而,*的变化莫过于去年排名第四的国货美妆品牌花西子,今年跌出前20名。01 李佳琦惹祸,花西子背锅花西子,这个堪称国货美妆翘楚的品牌,今年

    创投 2023年10月31日
  • 字节游戏朝腾讯开了一枪,诚如张一鸣曾经说过的那样:“事情没有边界,时间也没有边界,最重要的就是向前跑。”

    2023年8月2日 创投
  • 史上最挤五一档背后,是电影市场的「档期依赖症」,未来,电影质量、短视频宣发仅仅只是电影票房的必要条件,为了出头,电影人还要做更多的功课,更要能够把握大众观影心理的微妙变化,电影媒介相比剧集、短视频的独特价值,如此才不至于在日常娱乐中被逐渐边缘化。

    创投 2023年4月13日
  • ” data-listidx=”0″>时间: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重要新闻 小红书旗下电商平台“小绿洲”将于10月1日停止运营近日,小红书旗下电商平台“小绿洲”发布了用户告别信,表示由于业务调整,经过郑重的考虑,小绿洲将于2023年10月1日停止运营,商品停止销售,2023年10月31日正式关

    创投 2023年9月4日
  • 在二手奢侈品店,看见工薪女孩的欲望挣扎,奢侈品的作用之一,就是拉开阶层差距。它会出一些相对亲民的款式。但它肯定有“更贵”的产品,价格一定要保持在某个高度,起到门面的作用。至于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那要看多少人选择理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收入决定了他必须要理性。

    2023年5月8日
  • “不是买不起,而是更重性价比”,如果要为2023年的零售行业提炼一个关键词,“折扣化”当仁不让。这一年,随着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低价的风从好特卖、嗨特购等折扣店吹到更多零售渠道。以盒马为首的商超企业掀起“价格战”;量贩零食系统倒逼之下,“高端零食*股”良品铺子宣布降价;电商平台中,定位下沉市场的

    创投 2023年12月29日
  • openai的原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指出,使用大量未标记数据来理解语言模式和结构的训练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他提到,扩展训练的结果已经趋于平稳,意味着通过增加数据和算力来提升ai模型性能的方法(即scaling law)已经遇到瓶颈。1、像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

    2024年11月14日
  • 奥特曼身后的超级富豪们,一个比一个会说话,每一波技术浪潮席卷全球,总会激荡出无数财富和机遇,普通人不愿错过,超级富豪们更不甘心错过。

    2023年4月19日
  • 下周,荣耀旗舰机magic6至臻版和保时捷版将正式上市,这是荣耀与保时捷设计首次联名,售价预计在万元以上。官方也早早放出了真机照片。这次带来了不少新的设计,比如荣耀magic6至臻版的摄像头放弃了前几代经典的八角形设计,现在看上去非常像保时捷的logo;比如这次带来了全新的lofic技术(横向溢出积

    2024年3月14日
  •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提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报告对过去一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了全面回顾总结,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总体目标任务与具体行动计划,明确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令人鼓舞,催人奋

    2024年3月6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