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抄底香港的餐饮店,站稳脚跟了吗? -k8体育

如果将深圳蛇口作为中轴线,将两岸对折,你会发现两地的消费折叠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是港人北上消费,每逢假日,深圳的商场便“长满了”香港人。另一方面,瑞幸、喜茶、木屋烧烤等内地餐饮品牌大规模南下,在旺角等商圈遍地开花。但毫无疑问的是,在香港经营依旧不是一件易事。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面对的并非口味上的水土不服

如果将深圳蛇口作为中轴线,将两岸对折,你会发现两地的消费折叠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是港人北上消费,每逢假日,深圳的商场便“长满了”香港人。另一方面,瑞幸、喜茶、木屋烧烤等大规模南下,在旺角等商圈遍地开花。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香港经营依旧不是一件易事。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面对的并非口味上的水土不服,而在更深层次的消费环境。

内地品牌开到香港,已经成为大湾区的新常态。

9月28日,霸王茶姬香港首家门店正式开业。开业当天,线上下单需要等候超过1000杯茶饮。紧邻霸王茶姬首店的,是同样来自内地的喜茶和奈雪的茶。

第一批抄底香港的餐饮店,站稳脚跟了吗?

(图/小红书截图)

除了内地新茶饮御三家外,瑞幸也开始抢滩香港。12月起,瑞幸在尖沙咀、将军澳、沙田的三家门店将陆续开业。对于瑞幸的加入,港媒在标题中一如既往地锐评:《瑞幸咖啡将在港三区插旗,网民冀港starbucks一杯40绝迹》。

9块9咖啡会不会席卷香港尚未可知,但肉眼可见的是:两岸消费风潮的确在经年累月的交流中逐渐趋同。

在上一个10年,消费的流动是单向度的,无论是文化产业抑或商业品牌,香港都在以其强势的优势地位潜移默化地辐射着整个大湾区。那时来内地消费的香港人并不多见,去香港买买买却是内地人到当地旅游最必不可少的环节。

今天,流动则从单向变为双向。如果将深圳蛇口作为中轴线,将两岸对折,你会发现两地的消费折叠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是港人北上消费,每逢假日,深圳的商场便“长满了”香港人。另一方面,内地的消费品牌也开始了南下入港的进程。

香港的商圈,有“内味儿”了

今日的香港商圈,颇有几年前新消费浪潮席卷内地时,各大品牌高速扩张、跑马圈地时的劲头。

以旺角为例,瑞幸、喜茶、木屋烧烤等内地餐饮品牌已经遍地开花。有趣的是,内地餐饮与本土餐饮品牌之间并无太多“排他性”,比如香港本土的聪嫂甜品就开在茉酸奶旁边。

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商圈中的含量正肉眼可见地提高。曾三仙米线香港总代理、合伙人carol告诉新周刊,曾三仙已经在香港开设三家门店,其中太子店已经开业超过一年。carol说,香港人对于内地饮食的接受程度远比想象中要高,“越来越多港人北上消费,尤其是香港的年轻人,也喜欢吃辣的、口味重的。”

第一批抄底香港的餐饮店,站稳脚跟了吗?

曾三仙在香港最新开业的元朗店。(图/受访者供图)

疫情后北上消费的风潮,某种程度来说,反而先一步替内地餐饮品牌完成了“消费者教育”。

除香港本土消费者外,近年来不断涌入的“新港人”也构成了内地餐饮品牌的一部分忠实客群。2022年底,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指出,“过去两年,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政府除积极培养和留住本地人才外,会更进取吸纳外来人才”。当年1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计划),这是目前获取香港身份最简单也最快的方式之一。

据官方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89352人申请“高才通”计划,其中获批70817人,95%的申请人来自内地。此外,香港还有“优才”“专才”等人才引进计划。carol观察到,这部分“新港人”对内地饮食的依赖度仍旧很高。

对于内地品牌来说,过去对于进驻香港的顾虑不外乎两点:客流和租金。而过去几年,香港零售及餐饮业受影响较大,各大商圈店铺的租金也处于多年来的低位。

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报告显示,铜锣湾2019年的月租金水平为1520港元/平方英尺,而2024年第二季度的街铺平均月租已经降到822港元/平方英尺,下降了46%。

同时,据港媒报道,尖沙咀广东道欧米茄门店月租曾为750万港元。在欧米茄退租后,该商铺被降价80%租给一家银行。港岛铜锣湾的burberry门店退租后,业主同样降价89%,将其租给一家餐厅。

尽管香港店铺租金在2024年已经开始缓慢回升,但相较于2019年,依旧处于洼地。这对于一直观望的内地品牌来说,不失为一个合适的抄底时机。

carol表示,目前曾三仙在太子、天后、元朗开设的3个店铺面积均在1000平方尺(合111.11平方米)左右,月租金落在8万港元至12万港元区间,“香港的租金听起来确实很贵,但在香港的经营是相对稳定的,不太会出现开业三个月爆红排队,之后就断崖式失去客流的情况”。

*批败走香港的品牌,已经出现了

尽管已经有大批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开出首店,但毫无疑问的是,在香港经营依旧不是一件易事。不过,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面对的并非口味上的水土不服,而在更深层次的消费环境。

租金下降,对于品牌来说是一枚被抛在空中的硬币,在落地之前,永远无法预知朝上的是正面还是反面。

抄底,没那么简单。

直观来看,租金下降意味着经营成本的降低。但长远看,它更多指向本土消费的压力,以及香港消费者在价格上越绷越紧的神经。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香港食肆总收益约为267亿元,同比下跌1.3%。

按食肆类别来看,中式餐厅的总收益及店铺数量分别同比下跌7.7%及9.8%,快餐店的总收益和店铺数量则分别上升8.5%和5.7%。

也就是除了客单价偏低的快餐店之外,大部分中式餐饮店的收入都在下降,甚至迎来结业,这也和carol的观察一致。曾三仙目前的定价与香港本土快餐店价格相似,粉面类的快餐在这波北上消费浪潮中可能是受冲击最轻的一个品类,“港人在周末北上一定不是为了去吃一碗米线,他们可能是为了一顿大餐,比如陈鹏鹏(卤鹅饭店)之类的。一碗米线,在香港本土吃也没什么负担”。

但高客单价的餐饮品类所面临的境况就变得有些残酷。仔细一想,要在一个消费增速缓慢的市场,付着依然不算便宜的房租和人工,这本身就有些矛盾。虽然经营的成本不低,但定价一定不能太高,否则港人大可选择北上消费。

一位内地餐饮品牌的香港分店负责人在财新的采访中提到,香港租金是内地的两三倍,同时,香港员工的工资也比内地要翻三倍。

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用工成本水涨船高。尽管2023年9月,香港特区政府已经推行了“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但对于店铺来说,聘请外劳并没有将用工成本降下来。

一位香港的烘焙店店主曾算了笔账,按照烘焙后厨行业工资中位数1.68万港元来计算,加上每月支出的手续费、宿舍费和一次性的中介费用,聘请一位外劳每个月至少要支出2.1万港元。carol也告诉新周刊,聘请外劳并不会明显降低餐厅运营的人力成本。

想要健康地经营一家门店,如何平衡成本和定价就成了一门学问——走高端,没人来;卷低价,会亏死。而这其中的平衡,并非每一家南下香港经营的餐饮品牌都能轻易拿捏,在内地餐饮进军香港一年后,已经出现了出局的选手。

今年2月,湘菜品牌“萝卜向南”在香港旺角登打士街开业,月租约为25万元,但在经营四个月后,提前退租离场;去年9月,广州餐饮品牌“咕噜丸子屋”开业,今年4月同样结业离场。

而部分客单价不高的新茶饮品牌,也未能把握好低价与成本之间的平衡。比如内地茶饮品牌柠濛濛在香港连关3家,柠季手打柠檬茶的旺角门店在闭店时营业时间甚至不足半年。

柠濛濛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在港开设茶饮店的资金成本,称香港店铺租金比内地高出5至20倍,简单装修的费用也需要15万至20万元。并且,柠濛濛主营的柠檬茶品类在香港既无品类稀缺性,也没有空间去做低价的让利牺牲。在这种情况下,闭店调整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

内地的经营经验,并不能原样复刻到香港身上。“卷低价”和“卷营销”,在这几年几乎成了一些餐饮品牌的舒适区。但这两套打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至少在香港,并不是那么见效。

carol对新周刊说,香港和内地的很多消费习惯都不同。比如香港消费者的外食率要远远高于内地,“内地很多年龄大一点的人会在家里做饭,但是香港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外出就餐,(餐饮)是他们的刚需”。

内地消费者的外食频率相对少,所以每次就餐之前都会“做足功课”。举例来说,在选择一家陌生餐馆之前,大多数内地消费者都会有一个统一的动作——打开大众点评,看看评分,看看招牌菜,甚至看看差评都写了些什么。

而香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则不同,因为外食频率太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直接在线下看菜单,再决定是否走进餐厅用餐,“香港也有类似的软件,open rice,但是消费者对线上平台的依赖程度不高”。

也因此,在香港开店,相较而言会更“实际”,在线上投入的营销成本更少,而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则回归到了开店的本质之上——做好每一份出品。

“(香港餐饮)营销手段相对简单。比如内地经营要找mcn去投放探店,这部分支出是相当多的。比起营销那几个月的爆火,在香港做生意的话,靠产品拉来的复购率和老客户才是比较核心的资产。”

参考资料:

1.文思敏.在港内地茶饮店陆续结业 消费降级传导明显.财新.

2.王言.网红餐饮品牌“抄底”香港.时代财经.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7月14日,a股ai板块再度发力,龙头股工业富联继13日涨停后,早盘再度涨停,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5400亿。自去年底chatgpt爆…” />

    2023年7月14日
  •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12日消息,聚焦急危重症领域产品k8体育的解决方案及急救设备的北京瑞新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escond”)宣布完成由弘润创投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的注入,将助力rescond进一步加大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并深化技术研发,为中国急危重症

    2024年9月12日
  • 余承东不会成为李一男,余承东不必再纠结于华为5年不造车的最新禁令,也不用想尽办法在本就不多的合作车企名单中争取订单。华为也不用再顾虑造车业务需要的大额投资会拖累成熟业务的稳定。

    2023年4月9日
  • “从今天的市场来看,想通过给主机厂做供应商实现产品量产落地赚钱,可能并不会比做l4来得快。”某论坛上,一位从l4降维进入l2供应商量产领域的智驾公司高层说得非常实在。这样的声音,和当下的认知有些相悖。自去年始,一批曾经秉持“技术至上”的l4级自动驾驶公司扎堆成为l2级智能驾驶k8体育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内的评

    2023年10月12日
  • 2024一开年,几乎全国卖家都对tiktok电商展现出了*的热情和兴趣。在多场tiktok为主题的大卖分享线下大会,整个场地被热切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大家的普遍热情,完全基于赚钱时机“不等人”——虽然北美tiktok shop在2023下半年才真正起量,但“后进”卖家已然来晚了。“如果现在才加入,肯

    2024年1月22日
  • 这次,台积电拿捏不了我们?

    在特朗普还未正式“回宫”之时,台积电主动刷了波存在感。11月12日,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已致函台积电,要求其从本月11日起,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工艺的芯片。虎嗅就该新闻向国内某家已在台积电完成流片的芯片设计公司求证,对方表示未接到来自台积电方面的通知,但的确有收到

    2024年11月18日
  •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6月12日,深创投集团与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方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创投集团董事长左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共同见证。根据协议,双方将强化资源优势互补,聚焦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等行业,全面加强股权投资、产

    2024年6月14日
  • 2016年7月4日,土耳其马尔马里斯的一家港口餐厅,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与时任arm董事长图尔特·钱伯斯和arm ceo西蒙·希格斯会面。孙正义单刀直入,“今天来此不为别的事,我正在考虑收购arm。不是出资,而是100%的收购。”孙正义给出了一个不容钱伯斯和希格斯拒绝的价格:以高出arm当时股价43%的

    2023年9月15日
  • 苹果来了,这家明星ar公司死了,“豪赌会经历低谷,但信仰依旧”,看完了一篇外媒对扎克伯格的采访后,孙立在朋友圈转发了文章,攫取了这样一段话。

    2023年6月7日 创投
  • 全部涨疯,它是2023最火的生意,演出行业的再度火热,是文娱产业转折的信号,更是时代情绪修正的关键点。

    创投 2023年6月3日
  • 003年,华润集团成为由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华润旗下,共有6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著名的华润燃气、华润啤酒、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水泥和华润医药。如今总资产达万亿,年营收4000多亿。

    2021年11月4日 创投
  • 咖啡、奶茶卷低价,水果、酸奶成「刺客」,贵,成了消费市场绕不开的话题。即便是便利店的货架,年轻人也不敢随意拿了。尤其是对于省钱主义的消费者来说,一场“被迫”的消费升级,正在上演。

    2023年7月21日
  • [ 红杉编者按 ] 相较于b2c的营销行为,b2b营销常显低调和传统,其对应的产品、服务及k8体育的解决方案决策周期更长,决策链条更复杂。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在企业级营销中,b2b营销不像b2c营销那样需要高曝光度和强调创意性。但现在情况开始有些转变了。b2b营销不仅需要企业对垂直行业有深入的认知及洞察,对精准用

    2023年11月22日
  • 腾讯要重注直播带货了。依托的载体,正是视频号。日前市场有消息称,微信视频号正在加大对于直播带货的资源投入,为此,已经调整了微信支付和视频号两个团队的组织架构,目的是打通微信支付和视频号,以协同形成合力。据了解,微信支付团队将加入视频号电商的建设,参与各行业类目、达人、客户的拓展与运营,以及交易产品等

    2023年12月28日
  • 周鸿祎用一个demo占住了中国第一个ai搜索引擎的位置,当人类开始揭开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黑箱的面纱时,才有可能真正消除掉对新一代ai产品的恐惧。

    2023年3月30日 创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