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不再是「二当家」 -k8体育

三季度财报,降本增效继续,快手连续六季度盈利,兑换了保利润的承诺,可增长却难以持续。为保住用户增长、稳住基本盘,快手花了太多的钱,销售费率在走高。并且,市场对快手未来走向,似乎也有了新的看法。三季度财报,快手表示,用户活跃度上已成为短视频老三,与抖音“两强并列”的格局不再,视频号后来居上,日活超过快

三季度财报,降本增效继续,连续六季度盈利,兑换了保利润的承诺,可增长却难以持续。为保住用户增长、稳住基本盘,快手花了太多的钱,销售费率在走高。并且,市场对快手未来走向,似乎也有了新的看法。

三季度财报,快手表示,用户活跃度上已成为老三,与抖音“两强并列”的格局不再,视频号后来居上,日活超过快手。某种程度上说,当市场见顶,行业老大和老二难免“打架”。可首先倒下去的,往往是老三:第三名的市场份额,一般成为老大和老二清盘时的挤压空间,也是两者补充力量的*对象。形势不容乐观。

01 快手,短视频三哥?

注意力在哪,生意就在哪。快手2024年第三季度的平均月活(mau)达到7.14亿,环比增长3.17%,平均日活(dau)4.08亿,环比增长3.29%,基本企稳,用户数据达到新高,可增速开始迟缓。拉长时间线,2023年一季度到今年三季度,快手dau分别为3.74亿、3.76亿、3.87亿、3.83亿、3.94亿、3.95亿、4.08亿,处于增长缓慢、逐渐见顶的状态。考虑到,本季度快手日均使用时长维持在120分钟左右、2023年该数值维持在120到130分钟,这项衡量用户粘性的核心指标上,快手变化不大。

这也意味着,快手用户时长基本触顶,快手也从一家流量增长型企业转型。保证用户时长,又要保持用户增量,其实不容易。多个季度来,市场原本希望拥有高粘性用户的快手,能够对应减少以营销获客的力度,可在第三季度,快手销售及营销开支达到了104亿元,同比增加15.94%,增速超过营收增速,总收入占比增长到33.3%,远高于其他平台10%-20%费用区间。如果考虑到,快手还需要面对竞争对手的持续挤压,要维持住当前的用户规模,或许也将投入更大的成本。好消息是,自2021年实施组织架构和管理层调整后,快手战略重心已从用户增长转向盈利提升,从“补贴扩展”模式转变为“降本增效”:三季度,快手净利润32.70亿,同比增长49.9%。

自2023年第二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快手已经连续六个季度盈利。当然,快手利润增长与费用减少对应紧密。三季度,快手继续“节衣缩食”,行政开支同比减少11.4%至7.96亿,研发开支同比增长4.5%至31亿。值得注意的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快手,这些年“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管控效果不错。2021年前三季度,快手“三费”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3.61%,可到了今年前三季度,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至44.35%。

增长虽然放缓,可净利润步步攀升,快手表现似乎还不错。而这难以概括当下快手的复杂处境:从2021年上市后市值突破1.7万亿港元,到现在游走在2000亿港元上下,快手缩水的市值背后,其实是成长性的丢失。一直以来,支撑起快手市场期望的,很大程度上是与抖音的“两强并列”:虽然,当下抖音7亿左右的dau相当于快手mau,双方差距显著。可不管在短视频还是其他领域,行业一旦进入两级竞争,僵持是常态,*对第二全盘吞并几乎很难做到,一家独大难以达成。

此时,市场对待第二名期待还在。然而这一次,一个重大变化在于,快手在财报承认了自身行业第三的位置。财报中,快手表示(用户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作为中国第三大应用程序(按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计)的*地位。国海证券此前估算,视频号在2023年的日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5亿,就已超过快手今年三季度的规模。

某种程度上说,随着市场增量见顶,一旦行业老大和老二全面“打架”,首先倒下去的往往是老三,第三名的市场份额,往往会成为老大和老二清盘必须要挤压的空间,也是补充力量的*对象。此时,快手的竞争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02 快手的辛巴难题?

三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6.6%、30.0%和13.4%。某种程度上来说,快手这些年,正在变成一家披着短视频平台外衣的电商公司。当下的快手,已将战略重心转向电商领域,电商板块与线上营销服务以及直播业务一起,构成了公司业务的三大支柱。三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在内的核心商业收入,则同比增长近20%。快手“左广告、右电商”的打法,也被视为一种商业闭环。可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快手电商需要面临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外,其增速也在放缓:该季度,快手电商gmv为3342亿,较去年同期的2902亿增长15.1%,增幅已不及去年同期。

并且,快手电商gmv的放缓,已持续多年:2019—2023年,快手电商年度gmv分别为596亿、3812亿、6800亿、9012亿、11844亿。此外,作为内容电商的后起之秀,快手的gmv体量上落后于淘天、京东、抖音、拼多多,增速也不及体量更大的拼多多和抖音。gmv增速下滑,对越来越依赖于电商的快手来说,不仅会在内循环广告、直播业务中的电商买量,以及电商佣金上增长上造成持续影响,并且,这对资本市场衡量在电商这场战斗中,如何红海脱身,如何界定快手成长性与真正估值,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快手电商发展过程中,其电商增速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站内电商用户渗透率提升缓慢,整体用户基数增长的乏力,加上电商市场的逐渐饱和,获取新用户的难度加大,快手获客难度在直线提升,潜在的用户转化成为难点。

另一方面,快手电商近些年虽然全力“削峰填谷”,将流量收归平台,减少对头部主播的倾斜和依赖,可以辛巴为首的头部主播依赖症,仍未完全消除。很长时间里,内容 电商是快手的醒目标签,包含‌辛巴家族、‌散打家族、‌二驴家族等在内的头部主播,是快手内容引流和商业变现的关键所在:彼时,主播需要平台提供流量和支持,平台则依赖这些主播吸引用户、实现商业变现。可在互相博弈过程中,主播与平台矛盾也在凸显。其中之一,就是主导权的争夺。例如,一直以来,辛巴都在构建自己的品牌和供应链,只为在直播带货中占据从上到下的主导。不过,随着快手引入自营品牌、调整流量规则,以及在各个节点削弱大主播影响力,头部主播的牵制力逐渐减弱。

然而,快手用户对头部主播的青睐难以一时消除,尤其对辛巴与快手来说,双方数次“火拼”,几乎成了一道直播带货历史上复杂的风景线,双方撕扯多年,痛感依旧。尽管各类统计数据,都在表明快手电商gmv对辛巴的依赖逐年降低。可经历了前后数次封禁后,辛巴总能“不出所料”解封,高调示人。

此前快手“818电商节”中,辛巴就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夜12点,总共进行了长达14小时的直播,最终销售额直逼28亿,是当天榜二的100多倍。甚至,在这次直播结束,辛巴一度高调谈论,胜利示人:“我辛有志7年来持久未衰。我辛有志的时代过去了,可过气的辛有志站在这里,仍然是你们眼中的神,只要我想,我就是互联网的神!”很难想象快手高管们听到他这番言论作何感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电商业务仍依赖于这位“快手一哥”。而在一次次出圈、被打压、再解封反反复复的纠缠中,辛巴这位快手一哥不但没有受到实质性损害,反而屹立不倒,实力步步壮大。这几乎成为了快手过不去的劫。

03 快手转轨,仍需时间

今年以来,电商竞争更为激烈,全网低价、优化推荐算法、商家提供流量补贴等,成为各电商平台争夺用户资源的种种筹码。而这些年来,相较于其他平台品牌自播、达人带货,以及商城等通道,快手电商的“武器库”其实并不丰富:尤其是考虑到,一直以来,快手电商仍较为依赖达人带货,此时,随着大盘增长放缓,削蕃大主播、扶持品牌店播、以及拓宽电商渠道,也成为了快手发力的重点。

2023年快手引力大会上,程一笑就首次提出‌快手的泛货架概念。而快手强调的“泛货架”,指的并非是传统货架电商的商城,而是包含了推荐、商城、搜索和店铺等多个场景和入口,核心是直播间以外的消费。作为对直播电商内容场的重要补充,泛货架这两年极受快手的重视。到了2024年一季度,程一笑则谈到,快手的泛货架场域作为电商增长的引擎之一,2024 年一季度取得了同比超过 50%的高速增长。二季度,快手的泛货架则继续增长,超过gmv增长大盘,泛货架场域gmv目前已经占快手电商总gmv的25%以上。三季度,泛货架在快手电商整体gmv占比近20%。

并且,今年双11,快手也开始集中精力,不断强调和聚焦泛货架和品牌自播,包括在双11期间开放app顶端的商城一级入口。数据显示,双11期间商城gmv占大盘gmv约10%。不过,与抖音2020 年开始搭建货架电商、2022 年 5 月已经把商城放到k8体育首页入口相比,快手似乎对商城构建显得比较谨慎,行动较为迟缓:比如,双11之后,未被灰度到的用户,快手就选择重新关闭了商城一级入口。

而自2018年就开始试水电商至今,快手的电商从“信任电商”到“低价好物”,再到“用户为先”,快手一直跟随消费趋势变化而变化,战略定位似乎一直摇摆。而在试错空间越来越小的未来,面对越发复杂竞争,快手电商在泛货架的转型速度和决心,也将值得着重观察。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2024年了,“人就是要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这句话,想来大家已经说腻了。只是,当其他城市还在费劲寻找实践“公园20分钟理论”地点的时候,上海的年轻人已经在马路牙子边实现了“花园自由”。区别于印象中整齐划一的灌木丛或稀疏的行道树,上海的绿化带直接对标街头花展——春天种上娇艳的虞美人、郁金香,夏天被怒

    2024年6月20日
  • 英特尔曾是计算机时代的宠儿,但却在ai时代举步维艰。然而,如果不是因为一系列误判,这家美国芯片巨头不会这么命运多舛。据四位知情人士透露,大约七年前,英特尔原本有机会入股openai。当时,openai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非营利研究机构,从事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领域:生成式ai。在2017年和2018年的

    2024年8月13日
  • 12月4日,药明生物大幅下修2023年业绩预期,公司营收将比原定目标减少约4亿美元,主要预期下降来自于药物开发营收与生产营收。并指出由于生物技术融资放缓,cxo行业预计未来两年可能出现个位数增长。不论是对药明生物还是cxo,一整年下来的温度已经非常明显,但此次药明生物是在药明康德调整业绩预期后再次下

    2023年12月5日 创投
  • 市值重回800亿,ai芯片厂商迎来「第二春」,寒武纪虽然处于国内ai芯片第一梯队,但与英伟达的芯片产品仍有差距,还属于追赶阶段,并且寒武纪也不是ai芯片市场的独一家,华为、百度、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企业也在这次大模型掀起的ai芯片机遇中加紧布局。

    2023年4月18日
  • 健身行业一年烧钱60亿,谁能突围?

    在春夏健身旺季,曾获吴彦祖投资的中高端连锁健身房space,一夜间闭店清盘,在健身圈掀起不小的波澜。这是继一兆韦德、舒适堡跑路,威尔士断崖式闭店之后,又一健身圈知名品牌暴雷。翻看近三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每年有10%~14%的商业健身房倒闭,而全国广义上的健身类场馆数的数量在11万左右,即每年有1

    2024年5月13日
  • 二奢电商红布林“卖身”给58同城子公司转转集团。9月23日,转转和红布林均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将完全整合,形成新的战略协同。整合后,红布林品牌将与转转、找靓机、采货侠等品牌一样,归属于转转集团。同时,红布林品牌与app保持独立运营。红布林成立于2017年,以二手奢侈品包袋交易起家,后转型升级为存换时

    2024年9月25日
  • 在杉杉系面临重大危机之时,豪门争产的双方,终于达成了某种共识。巨商郑永刚去世年余,他一手打造的杉杉帝国风雨飘摇。昨日,上市公司杉杉股份人事大变动,郑永刚的儿子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周婷接任。就此,继子、继母之间“换防”,完成了权力交接。无论是谁掌权,解决杉杉系的债务问题,稳定杉杉股份的业务,都是当务之急

    2024年11月20日
  • 2024新年伊始,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市仪式,迎接龙年*交易日,巨象金业ge司理人冼本涛先生应邀出席这项百年传统盛会,同时也与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先生就贸易场革新黄金产品——goldzip数码黄金的首家合作相关事宜及未来规划进行了相关讨论。处于时代洪流中,“变革”是*不变的真理,顺

    2024年2月21日 创投
  • 当前的电商从业者,大概是很羡慕水熊虫的一群人。在生物学界,水熊虫以强悍的生存能力和灵活的环境适应机制而闻名,不论是置身150°c的高温,还是-272°c的严寒,它都能泰然处之。在电商行业骤变之下,无论平台还是商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旧时代的生存经验正在失效,内卷成了避无可避的大趋势,此时人人

    2024年6月19日 创投
  • 有的时候,arm 可能也会发出疑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10 月 30 日,赶在新一届 risc-v 峰会之前,谷歌在开源博客上宣布了 android 与 risc-v 的最新进展,指出 android 系统已经可以提供对 risc-v 架构的完善支持,开发者在自己的设备上就能构建、运行和测试 an

    创投 2023年11月2日
  • 所谓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额买基金”的简称。指投资者约定每月扣款时间和扣款金额从投资者指定账户完成自动扣款和基金申购的一种长期投资方式。那么在建设银行办理了基金…

    创投 2022年3月31日
  • 这届618,消费者的热情还未显现,商家的怒火先爆发了。5月21日京东618开幕次日,多家图书社抵制618图书大促登上了热搜。此次争议与去年双十一京东采销与电器品牌之间的闹剧类似,都是大促期间平台与商家的利益冲突。在电商行业疯狂卷价格的当下,两者之间的冲突频频出现,在社交平台上,电商运营吐槽平台的帖子

    2024年5月24日
  • 短剧产业正疯狂赚快钱,行业流传着“7天拍完、8天过亿、10天暴富”的神话。近两年,短剧作为折中于短视频与长视频的产物,成为了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最喜爱的视频模式之一。尤其当中文在线爆火海外,引发外国网友观看肥皂短剧的风潮,也让国内视频平台重新发现了短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短视频巨头抖音、快手也再度发

    2024年1月29日
  • 新蓝领的中产故事,一位学工业设计的海归硕士做了barber,一位读音乐系的本科生做了住家保姆,他们不是刻意成为新蓝领,而是恰好找到了喜欢的工作。

    创投 2023年7月24日
  • 《纽约时报》记者曾问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登顶珠峰困难重重,要面对极寒、强风、陡岩,随时可能失去生命,为什么还要挑战?”他回答:“因为山在那里。”从数据来看,刷新登顶珠峰纪录的并不是探险家,而是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的夏尔巴人。为保证各国的登山者顺利登顶,夏尔巴人不仅每年要重新搭建“登山之路”,铺

    2024年9月20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