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狂赚4亿!又一餐饮品牌即将上市 -k8体育

中餐赛道即将迎来又一家上市公司。12月4日,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小菜园”)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小菜园是近年来*研究价值的品牌样本之一:2023年总营收高达45.49亿元,在大环境承压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的增速;全国直营门店达663家,其中包括658家

中餐赛道即将迎来又一家上市公司。

12月4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小菜园”)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小菜园是近年来*研究价值的品牌样本之一:

2023年总高达45.49亿元,在大环境承压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的增速;

全国直营门店达663家,其中包括658家小菜园品牌门店及5家其他品牌门店;

按照上一轮融资的认购金额和股本换算,估值已突破100亿元……

不过,业绩耀眼背后,小菜园也扛着不小的压力。透过这份最新披露的招股书,让我们一窥这位中餐尖子生的种种烦恼和野心。

1、8个月狂赚4个亿,但小菜园仍有烦恼

一家企业上市,总结起来也不外乎那几个原因:业务处于快速增长期或现金流有压力,亟需募集更多发展资金;或是迫于幕后投资者的压力,需要通过上市让vc们套现离场;又或者,市场走势强劲,企业想抓住机会窗口实现估值*化。

小菜园身上,至少可能具备前两个动机。

一方面,小菜园背负着一个“对赌协议”。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菜园成立至今只完成了两轮投资,都由加华资本*参投。其中,2023年12月递表港交所前夕,小菜园发行了两轮优先股,参与者同样是老股东加华资本。公开数据显示,加华资本累计向小菜园输送了近5亿元资金,是其最忠实的盟友和金主。

加华资本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其中就有一条条款列明,如果加华资本的*笔债券投资(约1.5亿元)未能在发行日起48个月内转换成股票,小菜园就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撤回上市申请、未能在通过聆讯的12个月内完成上市,也可能会触发相应的回购条款。

这些条款,或许就让小菜园不敢懈怠,必须尽早上市兑现承诺。

另一方面,从最新的招股书来看,小菜园近期的营业状况可谓喜忧参半,压力和野心同时存在。

喜的一面是营收表现强劲,2021-2023财年,小菜园营收分别录得26.46亿、31.13亿和45.49亿元,今年前四个月则为16.8亿元,一直保持增长。

利润端的增幅虽然没有营收那么大,但也保持平稳。财报显示,2021-2023财年小菜园净利润分别录得2.27亿、2.38亿和5.32亿元。

令人担忧的是,小菜园的单店经营状况参差不齐,并非所有门店都能大赚特赚。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小菜园亏损门店的经营亏损总额分别录得1580万、1850万和1330万元,截至报告期内(2024年4月)共有66家门店处于亏损状态,数目虽不算多,也值得引起警惕。

小菜园的门店出现亏损状况,开店成本上升和单店销售额下滑是主要原因。

成本方面,房租、人员和原材料为代表的餐饮界“三座大山”有多沉重,相信小菜园深有体会。招股书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其原材料及消耗品、员工、使用资产折旧和租金及相关开支同比增长14.7%。值得注意的是,小菜园一向远低于同行水平的营销支出也在悄然攀升,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0.3%飙升至2023年的超1%。

而单店销售额的下降,除了竞争因素外,门店不断加密导致的分流,消费者新鲜感冷却,一直是连锁的老大难问题。招股书显示,小菜园在各线城市的门店翻台率、人均消费都在下降。其中,新一线城市缩水最为严重,2023年的翻台率为3.1次,同比降低0.4次,堂食顾客数量更是大减18.9%。

在招股书中,小菜园为门店亏损找了一些理由,包括消费大环境下行、菜品价格调整等。这些情况确实真实存在,但对整个行业而言也是公平且普遍的,如果小菜园想延续此前的增长神话,就得找到比同行更好的应对方法。

具体怎么做?小菜园早就做出了决定。

2、加速扩张,能解万般愁?

除了冲刺ipo之外,小菜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扩张——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扩张。

招股书显示,小菜园现有663家门店,覆盖全国16个省的146个市县,其中2023年新开门店为132家。小菜园的下一步计划,是在2024-2026年分别开设160、190和230家新门店,以求在2026年底实现千店目标。

门店数明明已经位列行业头部,为什么还要加速开店?事实上,小菜园有不得不扩张的理由。

首先是“以时间换空间,牺牲短期利润换长期份额”。

这种战略在消费行业并不罕见,例如瑞幸咖啡,就是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就疯狂向全国扩张,追求的就是更高的市场份额,在相应的细分赛道建立品牌形象,抢占核心消费者。

小菜园主打的徽菜,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连锁化率都远不如川菜、湘菜、粤菜等菜系,市场上也没有同等级别的竞品,现在正是其抓紧时间跑马圈地的好时机。

虽然短期看,新门店的营业额、翻台率会受到大量开店的影响,继而拖慢集团利润增长。但小菜园更怕的,或许是突然冒出另一个强劲的对手——就如同绿茶与外婆家,喜茶与奈雪的故事一样。毕竟小菜园主打的臭鳜鱼、红烧肉等招牌菜,并没有*的门槛和壁垒,其他品牌随时可以“偷师”。

其次,是要堵上门店网络的缺口。

小菜园的门店分布和九毛九、绿茶、外婆家等其他头部品牌相比,有诸多不同。

根据最新招股书,小菜园截至今年8月31日的640家门店中,有280家分布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而素来是餐饮界兵家必争之地的一线城市,小菜园门店仅开了97家门店。这当中,除了位于其华东大本营的上海门店数相对较多,北京仅有20家门店左右,深圳、广州的门店数则都为个位数。

很显然,小菜园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走同样路线的连锁餐饮品牌不少,但大都是中西式快餐品牌,比如华莱士、正新鸡排等。而在中式正餐这条细分赛道里,和小菜园同等体量的品牌,几乎都把重心放在一二线城市,比如上文提到的九毛九等。

在过往,小菜园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受到广泛赞赏,因为其避开竞争焦点,享受下沉市场较低的房租、人力红利,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但餐饮企业,尤其是中式正餐,始终很难绕开一线城市。

原因很简单——一线城市拥有消费能力最强的客户、更包容开放的消费氛围,也更接近资本。如果小菜园后续想孵化更多新业态或子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也必须往一线城市扎根。

当然,进军一线城市也是有风险的。除了更高的房租和人力成本,还有更残酷的竞争。前文提到,小菜园的营销支出大幅提升,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大城市的餐饮内卷严重,小菜园必须想办法打出差异化,确立自己的标签或打造爆款产品,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突围。

最后,则要说到小菜园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小菜园,一般由厨师长担任门店店长、培养徒弟,再让成熟的徒弟接手老门店,师傅则去开拓新店并拿走老店的部分分红作为“培养费”——和我们十分熟悉的海底捞“师徒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和海底捞的师傅培养徒弟,再由后者去开疆拓土、抽取新店分红的运作方式不太一样,但内在逻辑是一致的:绑定师徒关系,在企业内部形成比一般同事、上下级更亲密的纽带;加强团队向心力的同时也能鼓励老员工努力培养新人,为企业储备人才。

但这样一来,小菜园也会遇到和海底捞同样的问题:如果不开店,培养出来的人才就留不住了。海底捞在推行“啄木鸟计划”,关停、整改大批亏损门店的时候,就必须直面人才流失的阵痛。

从这个角度讲,小菜园也不敢停止扩张,而且寄望于扩张形成更紧密的人员关系网,留住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能在日后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

3、中式正餐,陷入上市“围城”

回到上市这件事情上,纵观a、港股餐饮板块的走势,上市到底能给餐饮企业带来什么,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方面,资本市场向来青睐高成长性、高增长率的企业,以科技、金融、地产等板块为主力的港股市场更是如此。但这套标准对头上顶着“三座大山”的餐饮企业来说并不友好,尤其是成本高、人员培养难度大、裂变相对较慢的中式正餐企业。

另一方面,港交所向来也不太待见餐饮企业,这几年不断降低科技股的上市门槛,对餐饮股的审查反倒在收紧。除了小菜园之外,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餐企业仍被其挡在上市门外,比如绿茶——已经四度冲刺港股ipo了。

客观地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比起上市融资、借力资本,从自身出发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现金流,更符合企业的长远价值。

在坚持直营、不搞加盟的前提下,小菜园能做的调整并不多,但还是有几个方向可以尝试,包括打磨门店模型以提高坪效,提高人才培养和新店前期筹备效率,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以压低成本。

*,优化门店运营效率以提高坪效,缓解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小菜园当前的门店模型相对单一,以标准店型为主,现有主力店型中,面积、人力配置已经达到较佳状态,进一步压缩、调整的空间也不大。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从数字化着手。

小菜园要做的,是打造一个更高效的系统,提高点单-出餐-结账-收台的效率。这样不仅能提高堂食翻台率和支撑更大的外卖订单量,也能为前台、后厨节省时间和精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两个财年小菜园外卖收入占比显著上升,表明这个营收来源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招股书显示,2023年小菜园外卖业务收入占比为32.8%,比2021年高出整整20个百分点。如果能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出餐、打包效率,对发展外卖业务必然大有裨益。

第二,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以压低成本和加快开店速度。

小菜园很早便自建供应链,但早期的规划也许很难跟上当前的扩张节奏了。小菜园目前的门店集中在下沉市场和华东地区,某种程度上就受到供应链的掣肘。增设中央厨房,或者重新规划冷链运输路线、采购地图,都需要及早提上日程。

需要注意的是,小菜园的竞争对手们也早就行动了起来,业内早已就“卷供应链”达成共识。比如九毛九就于去年10月宣布投资3.2亿在上海投建华东供应链总部。据悉,该项目占地2.4万平方米,具备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和物流中转等功能。

时间不等人,小菜园必须尽早行动起来。

而在供应链这方面,小菜园或许还可以向海底捞学习。

海底捞的开店速度,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快。究其原因,除了议价能力强、能快速拿到黄金铺位之外,配套的装修、人员培训、供应链等环节已经全面打通也是关键,比如蜀海、颐海等自主孵化的供应链企业,已经做到行业头部位置;门店装修,则由蜀韵东方一手包办。

可以说,海底捞早已不只是一家火锅店,而是一艘触角遍布餐饮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超级航母。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小菜园像海底捞一样自建整条供应链,毕竟其门店规模、资金实力和海底捞不在一个等级。但优化供应链布局,等于修炼好企业的内功,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错。

结  语

白手起家的汪书高(小菜园创始人),在创业初期吃过不少苦头,也很希望能“干一番大事”,渴望给行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这件大事是改善厨师待遇和地位,发挥人才价值,这和汪书高的厨师出身有很大关系。在加速开店、从安徽走向全国之后,小菜园又肩负着推广传统徽菜,打造中式正餐标杆品牌的使命。抛开外力因素不谈,上市,或许也是高层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一个扬名立万,赢得肯定的机会。

但理想再丰满,也得考虑现实。如何平衡自己的野心和现实的困境,是摆在每一家企业面前的永恒难题。现实就是,中式正餐品牌想在资本市场突围而出,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或者换个角度想,此次上市,也恰好给了小菜园一个复盘和总结的机会。如果能借此改善自身不足,打磨好门店模型、管理好供应链,提高经营效率,为中式正餐品牌的连锁化、数字化升级提供一个*样板,那又何尝不是一大功绩呢?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接下来怎么拼?这个冬天,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冰雪经济持续升温。夜幕下的冰雪大世界人头攒动,年轻人在东北体验了崔健歌词里的场景: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除了在雪地里蹦迪,“撒野”还包括在蒸汽缭绕的早市,顶着凛冽的寒风吃早餐,以及在一望无际的滑雪场纵情驰骋。这些场景表象是东北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2024年1月31日
  • 很多刚开立证券账户的朋友对股票交易知识还不太了解 比如: 沪市、深市指什么? 行情在哪看? 怎么转账? 基础交易规则有哪些? …… 下面阿简给大家介绍一些股票的基本交易规则,希望对…

    创业分享 2021年11月6日
  • 药代联手药店骗保,把行业的又一个“金饭碗”也给掀翻了?10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项新规,严格规范医保定点机构对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的管理。特别是零售药店,不仅要定期向医保部门提交患者购药的处方,而且,还要定期与医疗机构“对账”,以确保没有发生违法违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今年12月底前,医保部门还要

    2024年10月20日
  • 对于十三薪这个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覆盖不广的福利很多人都是有不少的疑问的,那么十三薪发放的那个月还需要缴纳五险一金吗?拿到十三薪的话还用不用缴税呢?这篇文章就带着以上两个问题展开聊…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我爸总是说做新闻工资低、工时长,我想问,你觉得我能怎么样说服他。”tvb台庆新剧《新闻女王》的*集开头,一个传播系在读的大学生如此提问星新闻当家主播文慧心。文慧心反问道:“电话诈骗案可以多赚一千倍,是不是代表骗子比新闻贡献大一千倍?”熟悉美剧的观众很容易联想到《新闻编辑室》的开头。当被台下观众问到

    2023年11月23日 创投
  • 住城中村天台的年轻人:比起高温「蒸煮」,更怕失去自由,天台向来无遮无挡,不像一方局限的狭窄空间。住在顶楼的人,精神世界里总是带着一丝对自由和浪漫的向往。

    2023年7月4日 创投
  •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20日消息,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领导厂商深圳市杉岩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杉岩数据”)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投资”)独家战略投资,势乘资本担任独家资本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大智能分布式存储核心技术投入,推进产品

    2023年11月20日
  • 怎么开通花呗收款?据悉自从花呗推出收钱功能之后,很多小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店里消费,也想开通这个功能,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支付宝客户端k8体育首页搜索【商家服务】-点击【花呗收…

    2022年1月25日
  • 每年的双11,电商平台、商家都会给出一定程度的优惠,至于到底能拿到多少优惠,得买家各凭本事。早年大促,规则复杂到需要拼时间做任务,拼脑力计算,拼运气抢红包,预售、定金膨胀、满减、直播间优惠等,种类繁多,相互之间还有重叠和冲突,消费者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才能找到*的购买方案。近年来,平台已经把规则简化

    2024年11月4日
  • 眼周凹陷、皮肤松弛、下颌轮廓改变,短短几个月,好像忽然之间老了10岁……这就是最近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的“司美格鲁肽脸”(ozempic face),是除了胆囊炎、呕吐之外,减肥界“新宠”司美格鲁肽最让“瘦身”男女们难以接受的“副作用”。“这种现象与肌肉和脂肪流失有关。”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

    2024年7月14日
  • 合成生物企业「昌进生物」获a 轮融资,益联资本与锦秋基金联合领投,昌进生物发布业内除动物、植物之外的“第三极”食品材料来源——微生物,旗下子品牌创生活创立了“元蛋白”品类,推出类奶油、类芝士、0乳源冰淇淋等系列产品。

    创投 2023年6月6日
  • 近一段时间以来体外诊断板块的大涨吸引了很多散户的目光,不少人都想知道这个板块还能不能买有没有哪些公司算是不错的,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几家相对来说不错的公司! 第一家可以了解的是之江…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今年的情人节是年初五迎财神的日子,“浪漫”味道比往年稍淡。在国人心中,春节重于情人节,不少品牌的营销重心也优先放在春节;而很多年轻情侣都各自回老家过年了,处于异地状态,情人节的消费力也相对紧缩。但这难不倒想在节日搞钱的年轻人,他们将情人节生意的战线拉长,将其看成是整个春节流量中的一环。有的年轻花店店

    2024年2月14日
  • 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历史罕见地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后来,重磅减持新规、降低证券印花税等一揽子支持股市的政策陆续落地,也印证了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和毅力。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观察从这个时间点开始至今,那些板块或龙头个股展现出“领头羊”气势,那么等市场真正大幅回暖之际,或许

    2023年9月25日 创投
  • 抖音凶猛,美团反击,本地生活硝烟再起,对于在这个市场稳坐多年老大的美团来说,在内容种草的大趋势下,如何才能守住已有的地盘,成为了最大的焦虑。而对于新晋者来说,如何用新模式,给本地生活商户带去更有效的转化,将成为他们是否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关键。

    2023年5月24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