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组词,今天小学生网小编晓燕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勉》的组词列表,希望下面整理的勉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勉字简介首字母:m,拼音:mian,带声调拼音:miǎn,注音:ㄇㄧㄢˇ,部首:力,部首比划:2,比划:9,繁体字:勉,字体结构:半包围结构,造字法:形声,笔画顺序:撇折竖折横撇折折撇,五笔86编码:qkql,五笔98编码:qkqe,unicode:u 52c9,汉字编号:1599,
基本解释
● 勉miǎn ㄇㄧㄢˇ◎ 力量不够而尽力做:勉力。勉强(qiǎng )。勉为其难。◎ 劝人努力,鼓励:勉励。勉勖。勉慰。自勉。互勉。◎ 努力:勤勉。奋勉。
勉组词
策勉(cè miǎn):鞭策勉励。 南朝 梁简文帝 《吊道澄法师亡书》:“宜应共相策勉,弘遵旧业。” 邹韬奋 《经历》三一:“我常自策勉,认为报答这样的深情厚惠于万一的途径,是要把在社会上所获得的信用,完全用在为大众谋福利的方面去。”
饬勉(chì miǎn):告诫勉励。《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帝乃飭勉镇抚同心。”
淬勉(cuì miǎn):刻苦奋勉。《新唐书·许王素节传》:“师事 徐齐聃 ,淬勉自彊,帝爱之。”
低勉(dī miǎn):低俯,低垂。勉,通“ 俛 ”。 元 朱庭玉 《哨遍·风情》套曲:“嚲鸞翘云鬢堆蝉,首低勉,闺情脉脉。粉泪盈盈,界破残粧面。”
吊勉(diào miǎn):犹慰勉。《后汉书·虞诩传》:“初除之日,士大夫皆见弔勉。”《周书·武帝纪上》:“当加弔勉,以厉薄俗。”
敦勉(dūn miǎn):(1).勤勉。《史记·秦始皇本纪》:“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2).劝勉。《晋书·魏舒传》:“帝手詔敦勉,而 舒 执意弥固。” 宋 王禹偁 《与李宗谔书》:“日者痡僕自京师来,辱惠手翰,敦勉过厚,幸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今急切相需,乃不破一文,乃反以肤词迂説相敦勉,所谓道义之交,固如是乎?”
奋勉(fèn miǎn):发奋努力。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我 华 人皆知奋勉。” 李大钊 《列宁》:“他同着他的姊妹anna入圣彼得堡大学,在那里读书,非常的奋勉。” 郭沫若 《落叶·第二二信》:“哥哥,你以后也要渐渐地忙起来了呢,请你奋勉地做去罢。”
讽勉(fěng miǎn):教诲劝勉。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詔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虽其桀驁贪诈,若 李世忠 、 陈国瑞 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牘,殷勤讽勉,奬其长而指其过。”
抚勉(fǔ miǎn):慰勉。《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元年》:“ 楷 抚勉将士以拒之,莫不争奋。”
共勉(gòng miǎn):◎ 共勉 gòngmiǎn[mutual encouragement] 相互鼓励或激励现在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松树的风格》
规勉(guī miǎn):◎ 规勉 guīmiǎn[admonish and encourage] 规劝勉励互相规勉
和勉(hé miǎn):和睦互勉。《管子·宙合》:“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 郭沫若 等集校:“君臣相得,故天下之男女亦和谐而共勉。”
激勉(jī miǎn):激励。《宋史·燕达传》:“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嘉勉(jiā miǎn):[释义](动)〈书〉嘉奖勉励。 [构成]并列式:嘉+勉 [例句]对表现好的同志要给予嘉勉。(作宾语)
教勉(jiào miǎn):教导勉励。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辱问见爱,教勉以所宜务,敢不拜赐!”
交勉(jiāo miǎn):(1).谓并行而不偏废。《高子遗书·语》:“道有体用焉,其用可见而其体难明,其体可明而其用难尽,故君子致知、力行必交勉也。”(2).互相勉励。《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兄弟谊在交勉,本於同气。”
诫勉(jiè miǎn):告诫勉励。《北史·僭伪附庸传·萧琮》:“及嗣位,帝赐以璽书,敦勉之。又赐 梁 之大臣璽书,诫勉之。”
矜勉(jīn miǎn):庄敬奋勉。《新唐书·高丽传》:“人喜学,至穷里厮家,亦相矜勉。”
警勉(jǐng miǎn):警戒奋勉。 明 归有光 《夏怀竹字说序》:“号至近世始盛,山溪水石,遍于閭巷,然使其无夸詡之心,有警勉之意,亦非君子之所鄙。”
克勉(kè miǎn):刻苦努力。《北史·尒朱世隆传》:“﹝ 世隆 ﹞性聪解,又畏 荣 ,深自剋勉,留心几案,傍接宾客,遂有解了之名。”
宽勉(kuān miǎn):宽解勉励。 晋 王献之 《晴快帖》:“此多患反侧,愿深宽勉。”
困勉(kùn miǎn):刻苦勤奋。《明史·儒林传二·刘文敏》:“学者当循本心之明……而后为圣门正学,非困勉不可得入也。” 梁启超 《新民说·论私德》:“兢业以自持,困勉以自勖。”参见“ 困知勉行 ”。
劳勉(láo miǎn):慰问勉励。《汉书·薛宣传》:“ 宣 因移书劳勉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上闻 洺州 刺史 程名振 善用兵,召问方略,嘉其才敏,劳勉之。”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之一:“执事於羣笑之时,独若悯其用心懃懃焉,见於言色,以相劳勉。”
励勉(lì miǎn):勉励。 明 高攀龙 《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自是,无日不相过从,交相励勉。”《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时 熹宗 崩, 庄烈帝 嗣位,优詔励勉焉。”
率勉(lǜ miǎn):劝勉。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太祖征 汉中 ,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勖勉(xù miǎn):亦作“勗勉”。勉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閒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勗勉之。”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学可斋诗》:“每日课餘,侍先生论列古今得失,并杂举忠孝节义,以相勖勉。” 叶圣陶 《遗腹子》:“ 文卿先生 又去买了绍酒和火腿来,勖勉着,期望着。”
黾勉(mǐn miǎn):◎ 黾勉 mǐnmiǎn(1) [work hard] 勉力;努力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2) 另见 měng
勉旃(miǎn zhān):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汉书·杨恽传》:“方当盛 汉 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 宋 欧阳修 《送谢中舍》诗之二:“人生白首吾今尔,仕路青云子勉旃。” 李大钊 《在<国民杂志>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诸君本此进行,将来对于世界造福不浅,勉旃。”
勉喻(miǎn yù):见“ 勉諭 ”。
勉谕(miǎn yù):亦作“ 勉喻 ”。晓喻;劝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泣者乃出。年可十七八,而甚佳丽,拜於公前曰:‘誓为僕妾。’公勉諭焉。”《宋史·孝义传·李祚》:“亲丧,庐墓侧,凡二十七年,家人百计勉諭,不听。”
勉勗(miǎn xù):亦作“ 勉勗 ”。勉励。《后汉书·马援传》:“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犹宜加以勉勗,法 太宗 之隆德,戒 成哀 之不终。”《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其与群卿大夫勉勗乃心,称朕意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愿夫在位君子,无以貌取人,勉勖谦损,以永天秩耳。”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此其人必能发愤为雄,卓异自立,无待乎勉勗也。”
勉勖:1.亦作\”勉勖\”。2.勉励。
勉慰(miǎn wèi):勉励安慰。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勉慰痍伤,拊巡饥渴,力虽可穷,气不可夺。” 宋 曾巩 《再乞登对状》:“所以询谋、抚纳、勉慰、称扬之殊,皆非素望所及。”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李自成 问了 王吉元 的家中情形,又对弟兄们说了些勉慰的话,赏了点零用钱,继续赶路。”
勉强(miǎn qiǎng):[释义](1) (形)基本义: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2) (形)不是甘心情愿的。 (3) (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做的事。 (4) (形)不充足。 (5) (形)将就;凑合。 [构成]并列式:勉+强 [例句]小王勉强坚持工作。(作状语)他不愿就算了;别勉强他了。(作谓语)这个理由很勉强;怕站不住脚。(作谓语)涂料勉强够用一次。(作状语)
勉农(miǎn nóng):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商君书·垦令》:“国安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汉书·沟洫志》:“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
勉勉(miǎn miǎn):力行不倦貌。《诗·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朱熹 集传:“勉勉,犹言不已也。” 宋 陆游 《自规》诗:“修身在我尔,勉勉尽餘生。” 清 侯方域 《刘次邻字说》:“岂古之外而牧伯,而以勉勉纲纪者耶?”
勉励(miǎn lì):[释义](动)劝人努力,鼓励。 [构成]并列式:勉+励 [例句]老师勉励同学继续努力。(作谓语)[同音]勉力
勉厉(miǎn lì):(1).劝勉鼓励。《汉书·循吏传序》:“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书勉厉,增秩赐金。” 宋 陈亮 《国子策》:“ 吕汲公 号为杰然有识之士,不知举先王教养国子之法,而欲於阶官加‘左’、‘右’二字以勉厉之。”(2).努力。 汉 王充 《论衡·本性》:“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厉为善矣。”
勉力(miǎn lì):[释义](形)努力。 [构成]动宾式:勉|力 [例句]请君勉力为之。(作状语)
勉劳(miǎn láo):勉励慰劳。《后汉书·张禹传》:“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穀实。”《宋史·谢枋得传》:“行省丞相 忙兀台 将旨詔之,执手相勉劳。”
勉彊:见“ 勉强 ”。
闵勉(mǐn miǎn):亦作“ 閔免 ”。犹黾勉。尽力。《汉书·谷永传》:“流湎媟嫚,溷殽无别,閔免遁乐,昼夜在路。”《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乱服共坐,溷肴亡别,閔勉遯乐,昼夜在路。” 颜师古 注:“閔勉犹黽勉,言不息也。”
牵勉(qiān miǎn):勉强。《南齐书·吕安国传》:“其人甚讳病,卿可作私意向,其若好差不復须扶人,依例入,幸勿牵勉。”
强勉(qiáng miǎn):亦作“彊勉”。1.努力;尽力而为。《汉书·董仲舒传》:“事在彊勉而已,彊勉学问,则见博而知益明。”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强勉乎政,勿以否泰归之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自然,自然,不能永久如此,如此强勉。”(2).硬去做不愿做的事或难以做到的事。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乃省少时学,彊勉无佳兴。”《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小姐此时还害羞,不好问他,只得强勉看了一个时辰,彼此睡下。”(3).生硬;不自然。《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并无一点强勉处,所以人都测不透他。”
勤勉(qín miǎn):[释义](形)勤奋。 [构成]并列式:勤+勉
庆勉(qìng miǎn):褒奖勉励。《管子·版法》:“庆勉敦敬以显之,富禄有功以劝之,爵贵有名以休之。”
劝勉(quàn miǎn):[释义](动)劝导并勉励。 [构成]并列式:劝+勉 [例句]同学们互相劝勉。(作谓语)
慰勉(wèi miǎn):[释义](动)安慰勉励。 [构成]并列式:慰+勉 [例句]受伤的战士需要关怀和慰勉。(作宾语)[同音]未免
幸勉(xìng miǎn):谓望其勉力。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一书》:“学文之初,且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哉?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其仅自见也,将不胜弊矣! 孔子 讥其身不能者,幸勉而思进之也。”
训勉(xùn miǎn):◎ 训勉 xùnmiǎn[instruct and encourage] 教诲勉励
喻勉(yù miǎn):开导勉励。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大夫﹞奉丧以居东都,詔起之,辞以羸毁,不任即命,又加喻勉,固不变。”
自勉(zì miǎn):自己勉励自己。《庄子·天运》:“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北史·辛昂传》:“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誉。” 明 方孝孺 《赠王仲缙序》:“以斯説使 仲縉 知为学之足恃而益思自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译文>复刊词》:“我们知道感谢,我们知道自勉。”
困知勉行:
勉为其难:
勉勉强强: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yǒu zé gǎi zhī ﹐wú zé jiā miǎn): 1.有过失或缺点则改正﹐无则用以自勉。本用于自省其身。后多用于指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时所持态度。